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101)

作者: 升斗小民 阅读记录

通天自将门下二代弟子千余人交与红云之后,知道红云定能保全这些弟子,以做振兴截教之基石,心中便再无顾虑,也开始为杀劫做着准备。通天先是停止讲道,继而寻了个由头,将门中基根不足,福缘浅薄、因果甚深、封神榜上留有名讳的弟子,俱都逐出了金鳌岛,告之众人,天地杀劫将起,若是能够上体天心,觅地潜修,紧闭山门,不入凡尘,或可留得一线生机;通天赶走了众多门下弟子后,将教中大事交与大弟子多宝道人打理,自己不再过问岛中诸事,只是又从那些根基、福缘俱是深厚的弟子中选出二百余人聚在一起,并开通了金鳌岛地穴,以青萍剑做为阵眼,布下一座绝阵,这回通天可下了血本了,各种天材地宝、灵丹妙药,不要钱般的给这些弟子服用,先天之宝、后天至宝也似不要钱般的一堆一堆的向下发送,每名弟子先天、后天法宝一人数件,通天亲自带着这些弟子日夜于金鳌岛下参研玉清仙法,以期劫难起时,大势难为之际,带领这些门人弟子行那逆天之举。

女娲因造人而成就功德圣人,是为人族圣母,且不立大教,只要人族不灭,则女娲功德不失,比老子所立人教功德要简单许多,只是女娲自身却是实实在在的妖族,又因借功德而成圣,所修习的并非无情之道,是以心中自是难以放下妖族,妖族自经历天地初劫之后,一直不甚兴旺,虽有天庭五御之一的勾阵帝君统摄万妖,但天地杀劫一起,这妖族修士怕要再是十留其一,是以女娲心中虽然难舍,但也知天道不可违,无奈之下,女娲祭起招妖幡,召集天下万妖,传下娲皇令,严令妖族紧守山门,潜心修行,莫要沾染红尘因果,以免身化灰灰。

女娲虽然传下召令,但是女娲也是知道,妖族自生身便遵循适者生存的天地法则,彼此杀伐不断,因果甚深,天地杀劫一起,或入轮回,或化灰灰者将不计其数,自己所为只是知天道而尽人心,一切还得妖族自凭机缘。东方的圣人都在着手做着准备,西方的圣人也不会放弃这难得的机会,这次杀劫,得道祖金口,西方教派不需历劫,且杀劫之后教派将要大兴,只把接引和准提乐的,带着门下的头陀、比丘、尊者日夜讲经论道,小心的经营着掌中佛国,而且二人商议,教下弟子一个不许出此佛国,特别是定光菩萨、修行姹女和名为传经布道实为拐骗良善的比丘、头陀等因果甚深者,更是不许出此佛国,以免再沾东方因果,难逃自身,导致身化灰灰;若有机缘,需由接引和准提二人亲自前往,以渡三千红尘之气,壮大西方,只是准提舍不得东方的富足,心内悄悄的做着打算,定要借这天地杀劫,东方疲于应对之机,好好拐骗一些优秀人才,以扩充西方教派根基,继而分得东方气运,以待修为大成。

天地杀劫将起,圣人们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以应对大劫,洪荒之中恢复了平静,只是三界开通,有众多修行之人游历三界,步入凡尘,沾染了众多因果,自以为逍遥快活,堪比神仙,犹不知天道之上早已留下了他们的印记,大劫起时,自将有所去处。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第97章 星辰幡

第97章 星辰幡

正文97、姜尚拜师97、姜尚拜师人间界,商汤执掌人族政权已余五百年,人皇庚丁得先祖福荫,继位十数年来,虽无大治,却也是政通人和,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这日,庚丁早朝,有当值太师上表称:“渭水之滨,连降大雨数日,河水倒长,冲跨无数良田,河滨周围俱成河泽,使得无数村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成群结伴的向朝歌而来,以避灾祸,故请朝庭开启粮仓,以赈灾民,彰显天朝思典,再派出工匠清修河道,以解流民后顾之忧。”

庚丁听得有难民有流离失所,涌入朝歌,当即准朝臣所凑,颁下王令,开启粮仓,清修河道,以救灾民。朝歌城外,有无数难民成群结队的蜂涌而来,四处乞食,以求活命。却说朝歌城外三十里之地有一个宋家庄,庄主姓宋太公年近六十方得一子,故而常怀济世之人,乐于助人,此时见得有难民涌入庄中,急令庄客开启粮仓,收容了无数难民。

宋太公所收容的难民之中,有一孕妇,夫家姓姜,早在洪水起时,失了性命,这孕妇生活无着,只得挺着身子与村民一起向朝歌来乞讨,以求活命。宋太公见她可怜,收容了这孕妇,安排了一间偏房,让其居住。这日,自早间开始,天空中就不停的下着小雨,这雨越下越大,及至午间,已成瓢泼之势,天空中不停的闪着雷电。宋太公吃过晚饭后,坐于庭堂,有下人禀报,所收留的孕妇,自午间开始号呼不已,怕是要生产了。

宋太公良善,急忙安排了庄户请来稳婆,以助其生产,自己带着妻子也到了偏房的外间,等候消息。宋太公等在外间,心中也是担忧这苦命的女子,心下烦躁,不禁仰天一声长叹,却见天空之中群星闪烁,有无数星光照在这不大的院落天井之中,这让宋太公惊讶不已,这瓢泼大雨下个不停,乌云应该遮住天空才是,为何这群星都亮于天空,且闪烁不停。

正在心下生疑之时,只见天空群星齐动,偏房顶端闪出一道道红光,红光之下的水气,显出一插翅神兽之像,不知何名,盘旋不已,宋太公急忙招呼妻子道:“你快看这房顶的红光。”妻子抬头看去,不见任何异状,便对宋太公道:“你怕是眼花了,好端端的,哪有什么红光。”太公听了心中更是生疑,不禁抬头再向上望去,确实不见红光,正思虑间,一道闪电划过长空,伴着震耳欲聋的雷声,照亮了整个天际,雷声过后,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自偏房中传了出来,不一会,有稳婆出来向宋太公道喜,说是那妇人生了个儿子,只是妇人长时间处于饥饿的状态,身体虚弱,怕是难以活命。

宋太公一听,也顾不得男女之嫌,带着妻子进了偏房之中,见那妇人一脸的苍白,双眼直盯盯的看着宋太公,用手指着身旁的婴儿,想说什么却说不出话来。宋太公知道,这妇人已经到了气尽的边缘,可是放不下婴儿,犹有一口气挺着,双眼不由的随着妇人的手,看向了那婴儿,这婴儿长的甚是白嫩,双眼不停的看着这陌生的世界,头顶胎毛未尽,不停的有红光闪现,宋太公一见这婴儿,再结合刚才在院落中所见,知道这婴儿生身之时群星闪烁,神兽护体,雷电相送,怕是非凡且大有来头,当下对这妇人说道:“我收这孩子为义子,定会将他扶养成人,你可安心的去吧。”

宋太公刚刚说完,这妇人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容,手臂一落,却是气尽了。宋太公抱着婴儿,心中也是欢喜,将孩子出生时的异状悄悄的埋在了心底,为这孩子起名为姜尚,字子牙,视若亲子一般,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抚养,并请来乳母喂养这婴儿。宋太公耕读传家,十分注重品德修养,在姜尚三四岁间,便让他与自己的儿子宋异人一起随着庄中的先生学习各种知识,姜尚天姿聪慧,先生一教就会,且能举一反三,时常问先生一些古怪的问题,就这样,姜尚随着兄长异人在学堂之中一过十年,从那胎毛未尽的婴孩长至翩翩少年郎,只是这姜尚不知做何想法,读书识字十年后,无论宋太公和宋异人怎么相劝,就是不再去学堂了,无奈之下,宋太公便安排庄客带着姜尚从事农耕,也算是自食其力。

春去秋来,姜尚离了学堂,于宋家庄耕作已然五年了,此时宋太公已然年近八旬,这在人族之中算得上是长寿翁了,只是身体老迈的一年不如一年,终于到了风雨飘摇,卧床不起的地步,不过月余,便去了性命。待姜尚随着兄长异人发送了宋太公后,整个人像变了样一般,整日里也不说几句话,一边替宋太公守孝,一边帮着异人整理庄户。也许是宋太公在天之灵保佑,异人和姜尚接手宋家庄后,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收租得起,放债得收,宋家庄却是越来越兴旺,而宋异人也积攒了众多的银钱。

上一篇:异世超级教师 下一篇:洪荒之无量剑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