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扶摇上青云(科举)(118)

作者: 长安墨色 阅读记录

解元、亚元、魁经、亚魁等六人,自然是鹿鸣宴上的焦点。

巡抚大人见本次秋闱前六有四人都是翩翩少年郎,且一个比一个生的俊美,心中高兴,举樽赞道:“少时凌云,人间风流,本官敬酒一杯,愿尔等前程似锦,平步青云!”

也不怪巡抚大人以貌取人,科举一开始拼学识,到乡试会试,就要开始拼颜值了。

就拿举人去吏部等官做来说,相貌猥琐丑陋的,或许一辈子也等不到实差,而长相端正俊朗者,往往当年就能得到官位。

会试之后有殿试,面见天颜时,相貌就更加重要了。

历史上还有因相貌出众,姿容绝代而直接被点为探花甚至状元的,当然,这是发生在荒唐朝代的荒唐事,在大乾朝不会发生。

可生得一副好容貌,无论在殿试上还是今后为官上,绝对是一项优势。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下到百姓,上到皇帝,无人可以免俗。

席间,本次秋闱的主考官,礼部尚书卫大人走到沈长林面前。

“你就是十日夜里,好心赠药给旁人的那位吧?”

沈长林颔首答:“正是学生。”

正说着,巡抚大人也走了过来,卫大人向巡抚大人说起那夜的事,又道:“得急症的那位举子记得是姓蒋,名列第九,不过这鹿鸣宴上没有见到他,不知是不是身子还没养好。”

沈长林展了展眉,佯装不了解内情,没有说话。

南玉山庄蒋氏一族,显然不想被过多关注,他就不提了。

关于蒋文峤中举却没来参加宴会的事,卫大人也只是随口一说,他现在更关注的是以沈长林为首,排名前六的几位举子。

他一一询问他们师承何人,原籍何处,以及家中情况。

巡抚和卫大人在京城时就是旧相识,说到兴头上,他们叫人取来笔墨纸砚,当场给前六的举子写了京城白鹿洞书院的推荐信。

巡抚大人和卫大人都是从白鹿洞书院科举入仕的,和书院的山长是好友,有他们的双重推荐,至少有九成的把握可以入读。

四大书院的录取生源的方式,是察举制和科举制的结合体。

有推荐信的士子,可随时登门,自有先生单独考核,过者即可入读,而没有推荐信的普通士子,则参加每年秋举行的统一招生考核,过了的也可入读。

但四大书院的考核没有设置范围,不仅考四书五经,也考六艺七谋八略。

对于出身底层的士子来说,要通过考核进入四大书院,难度是非常高的,毕竟四书五经用功苦读便可参透,而六艺七谋八略,普通人显然没条件精学。

因此,在四大书院里,到底是世家子多,寒门子弟甚少。

一朝得意如醉春风,将来白衣卿相,自有大好前程。

宴席散去,沈长林沈玉寿站在院里的树下吹风醒酒。

弯钩似的月亮高悬于空中,风吹起二人的衣袍,翩翩飞舞。

沈玉寿靠着树干,抱着双臂,目光柔和的望着月亮,一缕碎发在额前凤舞,沈长林打量着小兄长,脑海中浮现一词,君子如玉。

“长林,无论来年我们中不中得进士,都能做官了。”

沈玉寿说着,嘴角不由自主的往上翘起,感觉如今这一切仿佛像是在梦中。

他一惯沉稳,此刻少有的露出少年人的天真:“要是做官了,我一定做个为民做主的好官。”

沈长林闭上眼,感受夜风徐徐拂过身体:“我也是。”

闭上眼睛的这一刹,他想起了咸水村白雪皑皑的冬日,及那里愚昧、朴实、善良的乡邻;又想起跟随顾先生初次登船过沱水河时激动的心情;还有遭受陆经历刁难时,那求助无门的滋味……

一件件往事,一位位故人在脑中闪现,最后想到的是远在景安的家人。

一切,都越来越好了……

如今已是九月,春闱在明年三月举行,从平昌到京师,至少要走一个月,到了后还要安身落脚,读书备考,显然是没时间回景安了。

于是隔日,沈长林沈玉寿又写了一封家书,告知钱氏罗氏及沈如康他们这件事,并夹带了二百两银票一张,让家人安心过日子,也表示自己不缺钱。

秋闱放榜后,不少人登门求解元和亚魁的书画墨宝,这自然是有酬金的,并且开价很高,一副字画他们愿给百两,甚至数百两。

凭心而论,沈长林清楚他的字画值不了那么多钱。

不过是那些人变着法子给他们送钱攀交情罢了。

但为难的是,他们确实缺钱,去京师赴考路途遥远,一去又是大半年,路上及到京后安顿生活的花销自是不菲,同时还会有更多的社交,每一样都要花银子。

最终沈长林灵机一动,直接在街上支了个书画摊子,十两银子一幅字,二十两银子一幅画,来者不拒。

既利用了解元身份产生的书画溢价,也没有掉入‘受人资助,将来挟恩图报’的危险中。

他们很快就赚足了盘缠钱,还寄了二百两回家。

一时间沈解元沈亚魁的墨宝在平昌城满天飞,沈长林也成了平昌城留墨宝最多的解元,甚至有人‘好心’劝他换策略。

“物依稀为贵,沈解元这样不辞辛苦,日写夜画,一共也就挣钱几百两,若只作一两幅,众人哄抢抬价,可得千两!”

沈长林听了微微一笑,不做解释。

德不配位,必遭灾殃,立人设自我炒作的事情,他并不想做。

几日后,贺青山孙舒阳决定回景安城去,继续在府学读书。

平昌城千好万好,数千繁华乱人眼,但他们还是要回景安,那里比较能守得住本心。

相识十多载,一直是同窗,今日一别,再见不知何年何月。

沈长林沈玉寿送他俩出了城,看着马车往景安方向远去,内心充满了离别的愁绪,不过他们很快就将自己从这份愁思中抽离出来。

准备几日后,他们也要离开平昌,同赵悲煦文平宪一家,前往京师参加秋闱了。

岂料第二日,一封喜帖送到了兄弟俩手中,同样收到喜帖的,还有赵悲煦,以及落榜后准备留在平昌城,入读城南书院的林天逸。

万永珺要和史家小姐成婚了。

沈长林打开喜帖,看着上面字迹,听着仆人的传话,惊讶的险些将这事当作恶作剧。

可史家仆从信誓旦旦:“我家小姐与万公子半年前订下了婚约,因万公子要下场赴考,三书六聘这些礼俗便低调进行了,如今秋闱结束,婚期也到了,特请沈解元沈亚魁登门吃酒。”

半年前定下婚约?

沈长林心中一哂,半年前正是史家小姐怀胎之时,至于三书六聘定是匆匆补上的。

秋闱放榜后的这些日子,史家没有登门骚扰,沈长林以为是因自己炙手可热,他们不敢有所动作,没想到是寻到了万永珺。

万永珺虽然很招人厌恶,但被强行拉去做了史家这倒霉女婿,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