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著遨游[快穿](212)

作者: 瑾秀Ann 阅读记录

收入的三百文再除去买绣线和工具的,剩下的还没有捂热乎多久,到了卖文房四宝的翰墨店就去了一大半,而到书局封氏想把四书五经都买了来,可书并没有那么便宜,“娘亲,我们用不了买这么多书吧。我用不了这么多的。”

“夫人是给孩子识字启蒙用的?那只要《三字经》和《千字文》,最多加一本《论语》,其他的,等认识了字,来书局里誊抄就是。”书局老板示意母女两个看那边在抄书的人,从他们的衣着上就能看出是寒门学子。

“先生是个慈善人,那我们就听您的建议,买这三本书了。”封氏从善如流地买了三本书,这样母女两个还剩下十几文钱,不过最后的这十几文也没保住,虽然在集市上走走停停,甄英莲一个零食也没喊着买,但是她们却买了六只小鸡。

甄英莲在回去的牛车上,想着自己的六只小鸡由小鸡变大鸡,鸡下蛋,蛋变鸡……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已经在眼前浮现了。

不过一回去,甄英莲就被泼了个冷水。大勇叔看到小鸡崽,问她们是不是在街西头一对很胖的夫妻那里买的,甄英莲说是,问他怎么了?

大勇叹了口气,说:“那人,该就是山那边专门给王家看养殖场院的人,他们拿到大如州去卖的,都是破壳后不太精神的,还专门在卖杂玩处卖,那里经常有不谙世的城里人去买东西,看着小鸡崽可爱,也就买了。”

“这样吗,这人也太可恶了,它们这么可爱,会很快病死吗?”

“现在看都还好,或许它们造化大,把它们放屋里养一段时间吧。”大勇拿来一个破木箱子,在下面铺上稻草,让英莲小心的吧小鸡崽放进去,撒上点米渣,放上一小杯水,小鸡崽的新家就有了。

甄英莲和云小子每天又多了一项看小鸡崽的趣事儿,不过真就像大勇叔说的那样,这六只小鸡崽在一周内死了三只,而另外三只适应的挺好,但……都是不能下蛋的公鸡。

两个小家伙很郑重的埋葬死掉的小鸡崽,又可爱又好笑,大勇看两个小家伙那么喜欢,又从本村里相熟的人家买了两只半大的母鸡,于是在甄家的院子里,你能看到伴着大鸡带小鸡的身影,是甄英莲带着云小子读三字经的声音。

封氏欣慰的看着这一切,然后在她的新的绣样的时候,画出了这一幕,这幅绣品她要好好绣,而且不会拿去出售。

农家少闲月,而在江南,最忙的有两个时节——种稻子和收稻子,现在就是种稻子的时节,前期翻地播种上的稻子长半个月就可以分出来按照间隙插秧,插秧是个技术活,连着甄家的五块地一共加起来要有一亩地之多。

一直生活在温带纬度的甄英莲,第一次亲自体验南方的春耕,“这个触碰到我的知识盲区了。小小的插秧的学问也这么的大呀!”甄英莲认真的听大勇的讲解,看他的示范,然后跟在他身边一点点模仿着他的动作。

大勇看甄英莲学会了,就开始按照他自己的速度插秧,于是,在甄英莲插完一排的秧苗,站起来活动活动一直弯着的腰的时候,大勇已经插完三排的秧苗了,而且不带休息的继续劳作。

最后一块水田,甄英莲只插了七排秧苗,其他的都是大勇完成的。大勇的秧苗整齐划一像一排兵,而她的……同样是一批秧苗,怎么就显得病歪歪的呢?有一些还要大勇重新返工。

“要是搁我,我一定把我自己骂一顿赶回去了。”看着两边不一样的秧苗,甄英莲羞愧了。她觉得她还是做在后面给人家递秧苗的吧。

“想不想高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来到这个世界就不曾露声的系统突然冒出来问甄英莲。这问的好像它是有金手指的系统,能给甄英莲搞出杂交水稻来。

甄英莲一边给大勇递着秧苗,一边在心里回答系统的话:“人人都知道袁老的杂交水稻,想着穿越了一下子搞出杂交水稻,可哪有那么容易?那么容易后世该有好几亿功勋人物了。这样太小看了别人一生的努力,也小看了那一代人的努力了。

“更不要说杂交水稻不能留种子稳定遗传高产的产量,而在这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能留种的作物,再高产,也不利于推广。”

上一世她的教授古德也是研究农作物的杂交育种工作,在莉迪亚离开上一个世界的时候,也只是培育出一种提高三分之一产能的杂交南瓜。在农业里,影响产量的何止种子,水肥、管理,各种各样的知识在里面。

甄英莲踩在软硬适合的泥水里,想着与其培养杂交水稻,不如想方设法给水稻加点肥料。同样是脚踩在水里,她想起那天和娘亲一起在湖边采莼菜的事情了,有小鱼从她的腿边游过去。

“大勇叔,我们的稻田是一直都有这么高的水吗?”

“是的呢,水稻水稻,就是一直有水的。”

“那我们何不在这稻田里养一些鱼?”

“养鱼,这还是头一回听说,万一鱼把稻子吃了怎么办?把秧苗撞到了也不好呀!”

“那我们等秧苗长好了跟再放鱼,怎么样?湖边的莼菜底下该有不少小鱼呢。”

“这,到时候试试……只用一块地试试哦。”大勇还是不太信这样能好,主要是一个连插秧都不会的小丫头,在种稻子的时候提出的奇思妙想,真的没有多少说服力,不过谁让这地有人家家里的,人家自己的地自己想折腾,他也没话说。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这里采用一两银子=1000文,一两银子买100斤(一旦)粮食的汇率,粮食在古代并不便宜,也就是10文一斤粮食,毕竟古代能达到温饱的人家就很好了。再想想红楼里袭人月例一两银子,刘姥姥说20两够一家人一年的开销等等。

为了不混乱,这篇文里一文钱就相当于21世纪初的一块钱吧,这样想想甄家当年也是富过的,毕竟能随手接济50两银子给贾雨村,相当于无利息随手借五万块钱(不止)呢。

这一卷是不会弄出杂交水稻的,杂交水稻好像是穿越必备了,可穿越者们只知道“杂交”这个词,可是哪种稻与哪种杂交?其实,我们现在吃的很多大米也是常规稻,寒冷的黑土地能长出优质的长粒米也是常规稻,产量高口感好是稻种问题和土地肥沃。

第192章 来访和去拜访

大勇叔只给了甄英莲一块地作为她的“试验田”, 但这阻止不了甄英莲想要搞稻田鱼的热情。休息了两天,甄英莲就带着一个木桶和一个陶罐去采莼菜的地方捞小鱼来放到稻田里养。

在这种浅水捞小鱼比在海边简单多了,只需要摸几只田螺, 敲碎了扔到陶罐里,将陶罐瓶口朝上一半埋入泥中,等一段时间来取陶罐, 就能在罐子里收获几条小鱼。

这和在海边红树林里埋椰壳捉螃蟹是一样的道理——给鱼蟹一个食物和家,然后再偷家, 不过水中的小动物们可不懂“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