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歌舞团C位美人(6)

作者: 夏端 阅读记录

吴教授大概是觉得陆淮安有点儿过于尖锐了,他们毕竟是来考察的,人没事就好,不便挑起争端,便打断了话,说:“会计还没打完电话过来?”

村支书道:“应该快打完了吧。”

话音刚落,会计走了进来:“县里打电话说要明天早上才有空过来,看看那里要不要派两个人值夜看守一下。”

吴教授说:“这个遗址就剩下地基,村里人别去乱挖就好。但要是有人愿意去看守也可以,这样更保险一些。”

村支书:“那还是找两个人去守一下吧。”

很快,他们决定晚上就在陈二良家里做饭招待三位贵客,又马上出发去山里继续考察。

今晚掌勺的是陈大伯,他让大伯母去鱼塘捞鱼,村支书吩咐老伴杀鸡,会计骑车去乡里集市买菜,邻居大婶听闻后,还拔了一些红苋菜过来……

陈明珠留在家打打下手,她帮忙剥了一些花生,用来炸花生米。

晚上摆了两桌,炒鸡丁、红烧鱼、红烧肉、红苋菜、土豆丝、花生米……十分丰盛。村干部等人陪着贵客围坐一桌,倒着自家酿的米酒,边喝边聊……

其他人坐在另一桌。

晚上睡觉时,陈明珠躺在床上,左思右想。

这间小灰屋相当于是原主自己的家,黄土砖墙,三个箱子放着原主的所有家当——破布、烂衣、棉被……

爹早死、娘改嫁,没有留任何家产给她,只是80年分田到户的时候,爷爷帮她争取到了一亩田,现在是二伯代管。

原主还借了同村人的初二下学期语文教材,看得出来,她是真的想读书的。

如果按照书里的方向发展,她必然是要进城做保姆的,起码比在这儿被人嫌弃、呼来喝去的好,一不留神可能小命都没了。

只是她不知晓小保姆进城的时间与细节,如果还要熬几年才进城,那也太难了。

*

翌日一早,李迎春要去地里干活,吩咐陈明珠帮忙剁猪草、看灶火。

陈明珠把一捆地瓜藤理好,小心地剁着。原主干这些活儿十分熟练,完全不怕剁着手,陈明珠切菜有刀功,但剁猪草不熟练,生怕一刀下去把手指剁没了。

正艰难费劲地切着,有人在院门口唤了一声:“小鬼。”

停下菜刀,回望过去。

陆淮安朝她微笑着扬了扬下巴:“走,带你去赶集。”

“……可是我要干活。”

陆淮安淡定地望了一下:“家里就你一个人?”

“嗯。”

刚好这时候,李迎春挑着一担空的竹筐回来了,打着招呼:“这么早啊。”

他低沉地啊了一声,“今天不是赶集么,带她一起去。”

大概是不便抹他的面子,李迎春只好对陈明珠说:“那你跟他去赶集吧,这些活儿我来做。”

陈明珠顿了顿,感觉自己跟获得了赦免,赶紧站起了身,“淮安哥你等我一会儿。”

匆忙洗净手,去自己的小屋里翻出了一个花布挎包,又掏出了压箱底的部分钱,再跑出来。

“好了!”

*

和吴教授三人步行出发。

昨天他们从乡里招待所步行过来,今天又折返,陆淮安边走边说自己做知青的时候,在哪哪放过牛,哪哪插过田。

“农忙的时候,这个小鬼就负责给大家送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跟以前比也没长高多少。”

吴教授则说:“营养没有跟上,要是在城里,会好一些。”

陈明珠:“……”

叹气,她现在是挺矮的。

集市极有活力,大马路两边摆着各种摊子,小吃、蔬菜摊,自家编的竹篓、扫把,工厂生产的服装、鞋子、塑料制品,一些农用工具……除了本地人,还有一些外地的人过来做生意,把小小的集市装点得拥挤而热闹。

她只带了两块钱私房钱,还是散票:一张一块,一张五毛,一张两毛,三张一毛。这两块钱还是原主努力在山上采草药换来的。

搁在现世,一毛钱掉在地上,她都会觉得捡起来是个麻烦,可是眼下的一毛钱却能买到好多东西,比如一个肉包子。

面前的蒸笼里散着肉包子的香味,陆淮安和吴教授等人问老板买了一些包子、煎饼之类的,叫上陈明珠一块儿坐在小桌子边吃。

原主的身体,太缺这些有营养的食物了,身体本能的渴望,让陈明珠张口大咬了一口香喷喷、软乎乎、油滋滋的肉包子。满心满眼地感叹,怎么会有这样好吃的包子啊!

陆淮安又去旁边买了豆腐脑,端过来给大家。

吴教授说道:“这边的工作考察完,交接给县里,就差不多了,只怕我们还得在县里待一段时间,找找资料,再整理一下。”

张建设点头,又问:“淮安你跟学校请了几天假?”

“七天。下周一要回学校上课。”

“那今天都周四了。”

“是的,明天就得启程,去市里也要花很久。”

明天就启程?这么快……他这一走,自己得什么时候才摆脱这样的生活?陈明珠心里直打鼓。

吴教授又说:“这个考察报告写出来,比我们之前考察的那个道观含金量大多了,那个道观已经有很多人考察过,我们写不出新鲜的东西。”

张建设:“是的,并且我们是第一发现人,资料数据都是第一手的。”

在他们聊学术问题时,陈明珠心里只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想抱紧男主的大腿,让他带自己进城。

*

后来,吴教授和张建设要去邮局打电话跟领导汇报工作,陆淮安则带着陈明珠瞎逛。

他看了看陈明珠:“你有什么东西想买的?我买给你吧。”

“走,去供销社吧,那儿东西齐全。对了,要不要买点儿糖,你面黄肌瘦的,补充一下糖分也好?”

“好吧。”陈明珠决定待会儿找个时机,开口求他带自己进城。

他边走边嘀咕:“没有想到老支书一走,你会这样可怜,真是可怜呐。”

陈明珠:“……”

原主确实挺可怜,陆淮安一定是因为同情原主,后来恰好有邻居在找小保姆,才把原主介绍了过去。

供销社的柜台前挤挤挨挨,陆淮安带着陈明珠来到糖食柜台,问她:“你想吃什么糖?”

陈明珠看到几个木格子里放着几种糖,她也弄不清楚现在的糖有哪几种,只好问:“有你上回给我吃的那种吗?”

“奶脂味的啊?”他问向售货员大叔,“有奶脂糖吗?”

大叔点着头:“有,称多少?”

“一斤。”

陈明珠退后了一些,仔细环顾了一下供销社内部,这儿跟自己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差不多,一排柜台延伸开去,每个柜台分门别类地摆好货物。

有个妇女刚买完东西,准备离开时盯住了她,叫出了声:“明珠?”

陈明珠一愣,谁啊?

妇女走了过来,有些激动地低头摸过了她的脸,揽着她往怀里送,险些要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