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要这乱世江山有何用(143)

作者: 柒条鱼尾巴 阅读记录

丫头划拉的那块地方,在绿洲最边缘位置,已然是荒漠了啊。

估摸着离绿洲有十好几里地,房子建到戈壁滩上去真的合适吗!?

照他的思维,人就应该住在青山绿水的地方啊,而戈壁滩一眼望去全是荒草砂砾,一起风就能灌人满嘴沙子。

这条件太恶劣了吧。

关键,放着地理环境优越的绿洲不住,非要住去荒漠,这不找罪受吗。

许问枫早有腹稿:“目前来看,居民区建在那里条件是差了点,但环境是可以治理的。”

依她的眼光看,外面的荒漠还有救。

绿洲以外虽是戈壁滩的形态,但离彻底沙化变成名副其实的沙漠尚有一段距离。

气候环境没恶劣到难以挽救的地步。

尽管余宏义大多时候对许问枫言听计从,却也不是一味盲从,心有疑虑他并不会闭口不言,于是他据理力争道,

“你指那地儿荒凉咱就不说了,叔或许也没你懂得多,可叔知道造房子地基稳是关键,戈壁上全是砂砾,地层脆弱,你确定建房子不会塌?”

许问枫胸有成竹道:“塌不了,我有法子。”

这点余宏义倒不怀疑,他沉吟片刻道:“治理环境非一日之功,你跟叔说说,你打算怎么治理?”

许问枫侃侃而谈:“城区背靠绿洲,完全可以铺排水利设施从河谷引流,加大力度在城区里种树搞绿化,我相信不出两年,城区就是另一个新生的绿洲。”

以此增加耕种面积,添赠植被的多样性。

自然资源丰富起来,出路相应就增多了。

她继续道:“我测量过绿洲覆盖的面积,约10平方公里,瞧着大,目前看似可用面积很大。

不过这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首先明年耕地面积最少要增加一倍以上,除粮食外,我还打算种植葡萄棉花。

出于长远考虑,绿洲只能作为种植区。

这座城我的目标至少要容纳8-15万人,你想这么人些全挤进绿洲,得多拥挤,我们还要发展农业商业,怎么负荷得了。

所以我们必须朝外拓展,这是必须走的一步。不只扩展一点点而已,少说要向外扩20平方公里。”

余宏义对平方公里没概念,听丫头的意思大概就是要把一个绿洲变成三个,甚至更多个绿洲那么大吧。

他看一眼堆的满桌子都是的图纸,心知,丫头图都画完了,这事显然已没有商量的余地。

罢了。

绿洲划为农业种植区,大家伙应是不会有意见。

毕竟耕地多了,食物来源更有保障。

相对的能带给他们饱腹的粮食,对住房要求没那么高。

第161章 建房 

“那你计划把王宫修在哪?”你不是要称王吗,王当然要住王宫。

“啊?”许问枫愣了下。

说实话,被太多的计划充斥满了,还真忘了把自己考虑进去,事业起步阶段,不仅情欲拉低了,物欲也在降低。

她想想道:“修建王宫的事,明年再说吧,今年没那个物力财力,先稳定下盘要紧。”

王宫代表着对外的脸面,即便许问枫不在意,也要建,这象征着权威。

她划拉一下图纸,圈下一块地方:“就这儿吧,住宅后面你给我空出一块地儿就行。”

余宏义不是很满意,苦口婆心劝道:“你也要住到荒漠上去?我认为不适合,我建议王宫修在绿洲里。”

许问枫摆手:“不搞这样特殊,大不了到时修的雄伟大气一点,戈壁上面积那么宽,我想建多大建多大,绿洲反倒摆不开。”

“成吧,我这便回去,吩咐下去,今儿先把要用的材料拉过去,明儿一早开工。”余宏义看她的态度,顿时觉得说了也白说。

反正丫头拿定主意的事,轻易不会更改。

“行,我明儿会搬过去,在工地上住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就像一块砖,哪需要往哪搬。

没办法,这事她必须亲自在场指导监督他们熟练了整套工程的流程,才能安心放手。

因为在土质比较差的地方建房屋,需要打下桩来增加地基的强度。

她要采用砖基础法,砖基础第一步就是在建房的地基上铺满三七土。

三七土就是把白石灰和黄土按照三七比例掺在一起,反复压实打夯,形成一层瓷实的土层,这层土就是三七土。

砸夯后在上面铺砖,放大脚。

第一层铺五零砖,向上变成三七,三七的基础上支膜打地梁,再向上变成二四墙。

这种基础类型,抗压能力是非常强的。

不过这种建造法比本土把地基一挖就在上面建房要繁琐复杂得多,没法丢图纸,说一句照着建就行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而且在大部分人连图纸都看不明白的情况下,跟他们讲解理论知识,不一定听的懂。

实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到的东西也更扎实。

如此也能带一批建筑工出来,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建筑队,形成系统性,以后就无须事事躬行。

近千人在戈壁滩上如火如荼投入房屋建设,留在绿洲的人,也在为新家做准备,动手做一些容易上手的木工,大到衣橱床,小到凳子木盆。

闲来无事的老人们则开始缝制过冬的被褥衣物。

过上两三个月就要忙着秋收了,秋收一过寒冬就要来临,得先把猫冬要用的东西备齐,别到时再来抓瞎。

当前的条件,自然是没有棉花可用,缝制过冬的衣物是哈克族攒了十年的皮毛。

关外冬季气温通常在-20摄氏度以下。

许问枫抠脑门在想要从哪搞棉花时,多吉无意间听她嘀咕,来了句“你那儿不是有很多皮毛吗”。

许问枫这才想起空间一角堆积如山的皮毛。

哈克族迁移时别的东西不多,就皮毛最多。

当时许问枫可是替她们收走了几间库房的存货。

算上在匪寨收缴的衣物被褥,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凑合能熬一冬。

反正新房要修壁炉火炕,有了煤不缺燃料,窝在家里不用穿多厚的衣服。

非要出门,一家一套厚冬衣轮着穿呗。

老人们忙过冬衣物,妇人们组队上山,采摘陆续成熟的野果子,顺道寻摸点野物填补食物的空缺。

此外,随着人员的增多,就许盛平一个大夫,显然应付不过来。

于是在闺女的建议下,他招收了一批对医术感兴趣的人,悉心教导培养,为将来成立医属打基础做准备。

绿洲外热火朝天搞建设,绿洲内同样人人都有杂务要忙。

闲置的小娃跟着许邵元启蒙认字,稍大点的既要识字还要习武。

总之没有一个闲人,每个人都恨不得掰成三个人用。

整天灰头土脸的许问枫在工地上监工到基本能脱手的程度,立即马不停蹄赶回绿洲着手水利事务,研究风车,挖渠引水到主城区。

不仅要挖渠引流,她的计划书里还要在绿洲与主城区的交界处开凿一座大型人工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