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衣夜带刀(76)

作者: 元灵宇 阅读记录

李观镜心中一动,暗自猜测这块碑或许与隐太子有关,便不再拒绝,而是说道:“好,明日等我去问过长官后,再给你准确答复,你先将祭祀的物品准备好。”

高杰喜道:“是,奴这就去安排!”

“那我?”李观镜指了指后院。

“世子快去歇息。”高杰说罢,叫来几位后院侍女,让她们领着李观镜回房。

钱塘这座郡王府比起长安来说要小上许多,不过胜在布局精致,深谙江南园林移步异景之道,即便是深秋时节,园中依旧绿荫如盖,朔月的光芒本就不够,如此便被树叶给遮了个全,在灯笼的微光之外,所见是一片黢黑。李观镜看着自己的身影被身后侍女手中的灯笼拉得老长,一时觉得身处的环境有种诡谲怪诞之感,好不容易来到一个院前,领路的侍女停下来,躬身道:“世子,我们到了。”

李观镜暗自松了口气,表面淡定地点了点头,道:“进去罢。”

“是。”侍女推开门。

李观镜见里间屋子都点了灯,感觉稍稍好些,待被引进卧房后,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侍女答道:“世子唤奴青青便好。”

“好,青青。”李观镜嗅了嗅屋内浓郁的花香,看向窗台边摆的十余盆花,问道,“这是什么花?”

“是夜来香。”

“听着不像是这个时节会开的花。”

青青柔声道:“确实不是,这是刚从暖房里搬来的。”

“谁吩咐的?”

青青一愣,抬头看向李观镜,见后者面上并无不悦,便道:“是高管事嘱咐的,说此花香气可安神助眠。表姑娘身子弱,以前在府中的时候,太妃也嘱咐在她屋内放上夜来香。”

“是么?”李观镜想了想,谢韫书到长安之后,倒是从未提起过这种花,便问道,“表妹用了多久?失眠之症有改善么?”

青青摇了摇头,道:“郎君不喜夜来香,只摆了两三日,便让我们撤了。”

李观镜挑了挑眉,道:“我知道了,劳你去前院将陈珂叫来。”

“这……”青青有些迟疑,“世子,内院按理不该让男仆进来。”

“如今这里又没有女眷,而且我只让他来我院里而已。”

青青忙道:“奴为世子守夜罢。”

李观镜看了青青一眼,坐到桌边,不再多言。

青青见李观镜神色冷淡,只得道:“奴这就去叫陈郎。”

“嗯,去罢。”

一刻钟后,陈珂急奔而入,问道:“公子叫我?”

李观镜撑着额头坐在桌边,道:“把花都搬出去。”

“这花还挺香的,我看几位小娘子忙了一下午……”

李观镜抬起头,皱眉道:“你在说什么?”

陈珂醒神,忙道:“我这就搬!”

李观镜沉默地看着陈珂忙碌,想了想,还是起身去将窗户推开。

陈珂正在院中摆放花盆,透过窗户见到李观镜,忙道:“晚上冷,公子小心着凉。”

“我透透气。”李观镜淡淡道。

陈珂领会到李观镜对夜来香的不喜,便弯下腰,将花盆搬到了院子外去。

次日清晨,李观镜正在穿衣,忽然听见外间一声惊呼,陈珂打开门出去,见青青匆忙进了院子,问道:“陈郎,花都被霜打死了!”

陈珂“哦”了一声,道:“花死了再种,大惊小怪地做什么?”

青青连忙放轻声音,道:“陈郎有所不知,这夜来香是南国来的珍奇品种,府上只有这些,若是太妃知晓,恐怕要怪罪我等。”

“无妨。”李观镜打开门,淡淡道,“有人问起,你只管说是听了我的吩咐便是,总之怪不到你头上。”

青青怔怔地看着李观镜,一时失语。

李观镜走到她身边,想起一事,又道:“对了,我一向不爱花花草草,下回别在房中摆这些了,记住了么?”

青青呆了呆,忙点头应是。

经过这些,李观镜也不想再在郡王府用饭,洗漱之后,便带着陈珂在薄薄的晨雾中出了门。这会儿离约定的时候还早,李观镜让马慢慢行走,他也得空去看街边的店铺,待见到一家馄饨摊冒出的热气时,肚中馋虫登时被勾出,他便跳下马去,道:“去吃那个。”

陈珂一边将马栓到旁边柱子上,一边向馄饨摊掌勺的人道:“博士,来两碗馄饨!”

“好哦——”

路上行人来往,带着雾气飘过,偶尔见到一位衙差模样的人走过,陈珂忍不住感叹道:“天都亮了,他们上值倒不急。”

李观镜道:“这里又不用上朝,晚些上值也没什么。”

“这么说的话,做个地方官倒也不错。”

“你现在觉得不错,是因为江南富庶,若是去了偏僻穷苦的地方,做长官还不如去长安当个小卒呢。”

陈珂了然点头,道:“那种地方就是被贬官的人去的。”

李观镜见馄饨好了,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便道:“少废话,先吃罢。”

陈珂抿着嘴,眼睛却滴溜溜直转,显然还有话讲。

李观镜等馄饨摊主人离开了,才道:“趁着烫,再给你几句话的功夫。”

陈珂便快速问道:“公子是觉得夜来香有问题么?”

“我也不清楚,不过在这么重的香味里睡一夜,很可能会头昏脑涨。”李观镜抬起手,止住陈珂,继续道,“此事先不必追究,等方笙来后,让她帮忙看看。”

陈珂愁眉苦脸地垂下头,叹道:“我还当他们都是好人。”

李观镜失笑道:“此事又无定论,你别急着难过。”

“但是公子常说,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这几天当真是被他们的迷魂汤灌昏了头,昨晚竟然还劝公子留下花。”

“这也没什么。”李观镜搅了搅汤碗,温声道,“等我到了客栈后,你再去看看方笙回来没有。”

--------------------

作者有话要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

第54章

在本次工事总定稿图中,江南河北端与山阳渎南端共接长江,以此完成河道的连贯,而江南河的南端则绕行太湖,经丹阳、乌程、余杭等地,直接钱塘江,在余杭郡内,江南河经过两县,分别是钱塘县和余杭县。

江南河虽有前朝开凿的基础,但因原河道宽度不够,且多处荒废,俱是淤泥堆积,难以行舟,因此这次修葺的工作量比重新开渠也小不了多少。运河在钱塘县的部分因为有刺史亲自坐镇,在上半年便已清理完成了。至于余杭县那一段,按照卫若风原本的想法,两县相邻,这又是朝廷的工程,余杭县去钱塘县借人不成问题,应当也是很快就能结束,但工程至今近乎未开始,一来因为快要入冬,第二个原因便是余杭县工事发生的变故。

当钱塘县挖到与余杭县交界处时,钱塘赶着最后一点进程,余杭又要不落人后,两县工人都在河床上动工,那看似稳妥的地块在一天夜里忽然坍塌,虽全力去救,余杭到底还是折了数人在其中。彼时余杭县无人主事,此事本要被掩盖下去,却不知被谁报去了长安,密信连同名单一道被送到了余杭郡王的案头,那时李观镜刚从长安出发,余杭郡王得知此事,不敢有分毫耽误,当即去寻颜礼铭,尔后才有颜礼铭八百里加急,催促卫若风等人行路的事。

上一篇:嫁给残疾将军后 下一篇:怀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