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中间商(293)

今天那个御医吗?

想到那个御医今天的表现,元春便又摇了摇头。

算了,不想了。如今最好是什么都不做,其他的等她缓过神来,慢慢想全了再说。

.

太上皇薨了,就是国丧。别说宫里了,就是整个京城,乃至天.朝上下都得为太上皇守国孝。

宫里闹闹哄哄了许多天,元春以动了胎气为由,也不天天去灵堂哭太上皇。隔三差五的去一会儿,然后就被包琴扶回去静养。

一直折腾到了五月份宫里才安静下来,可随之而来的就是太上皇的妃嫔们的安置问题。

原本这些人都是太后和皇后处置,可元春横插一杠子下来,这些人就都按着太上皇的遗旨安排了。

有那些生娃的,并且娃还活着的,就欢天喜地的收拾东西准备跟着自家娃离开这个困了她们大半生的鸟笼子。

而那些没生娃的,则是一边打包自己的贴己,一边游说自己的心腹,准备带着他们组团去皇家寺院占山为王,哦不,是舒心的修行去。

至于元春,太后到是跟元春说了,行宫虽然年久失修,但是你正好怀着身子暂时出不了宫,那就先帮你将那里修缮修缮,等孩子出生了,你们娘仨再离开也不迟。

元春先是感激不已的再三谢过太后,然后才按着太后的意思搬了宫。

宫里一座慈宁宫,一座慈安宫。这两座宫室都是给太后太妃居住的。这会儿太后搬到了慈宁宫,又安排元春住进了慈安宫,将原本被太上皇霸占的后宫全数交还给当今和皇后。

这后宫,以后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太上皇死了,也就没了争风吃醋的必要了。而太妃们都出宫了,元春这一胎更是没谁会羡慕嫉妒恨的朝元春下手了。

你说太后?

人家犯得上吗?

真想抱个孩子养在身边解闷,那也应该抱当今的儿子,而非兄弟才是。

所以太上皇驾崩后的日子,元春正经过得不错。

她时常唤抱琴出宫去行宫那边看看,然后等她的那位情郎调到行宫那边做侍卫统领后,元春连那边的工程进度和质量都不担心了。

虽然每每午夜梦回也会想到那天的事情,然后睁着眼睛后怕不已,但是那些事情跟即将到来的幸福生活比起来,真的微不足道。

几个月后,元春如愿以偿的生下了个男婴。等孩子满月,序了齿,又被皇帝赐了名,元春这才抱着儿子领着闺女出了这座紫禁城。

小皇弟和小公主都有自己的份例,元春也拿着自己太妃的供奉,娘仨个去了行宫,日子自然无忧。

行宫人少,自家情郎又是侍卫统领,见面的机会多了,但俩人却再也不敢弄出孩子了。

那男人为了叫元春放心,自己吃了绝育的药,这辈子就守着元春和俩个孩子。

虽然父女仨人从未相认,但他给予孩子的父爱却是实打实的,孩子们自然也是特别的敬重他。

至于抱琴,她是打定主意不成家的。后来不知怎么的跟行宫里的一位管事公公看对眼了。元春开始是不同意的,后来拧不过抱琴到底还是同意了。

此后数年,公主出嫁,皇弟成亲。差不多在小皇弟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元春就离开了这座犹如世外桃源的行宫。

她跟着她的情郎,带着抱琴和那位管事公公,走走停停去了无数地方,到是将春纤没走成的地方都走了个遍。

最后定居星城,偶尔爬爬天门山,终其一生再不曾回过京城。

......

虽然曾经由人左右,身不由已,但到底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元春此生倒也不算白来一趟。

此时时间回到多年前,距离省亲还有一天的时间。

正月十四,宁荣两府就又开始忙碌个不停。贾母搂着宝玉坐在荣庆堂里,一脸笑的模样,让人看来仍旧是个慈祥的老太太。可惜做出来的事就没办法让人苟同了。

她以正月十五那日时间太紧为由,派人去接黛玉提前过府。不但如此,这位竟然还去史家接了史湘云。

瞧这网让她撒的,也是没谁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黛玉骨子里的清高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年纪越大,就越看不上那些奴颜媚骨的行径。没有多少亲情的省亲,省的哪门子的亲?想到天寒地冻的日子, 又是磕又是跪的, 她打心底就不愿意去受那个罪。

而且黛玉从来不曾告诉任何人的是她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越是接近正月十五, 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心慌的很。

林家这边, 林如海那时常头疼的毛病一直没治好。虽然这些日子那头疼的毛病犯病的次数少了,但到底不算康健, 因此林如海自是不去荣国府给人家‘添麻烦’。

做事要有头有尾, 既然想要等太上皇驾崩后回朝,那这个头疼的毛病就不能瞬间就好了, 它得有个循循渐进的过程。

以前见天的疼,后来隔三差五的疼,再后来就是十天半个月的疼。今年出去吃年酒, 旁人问起这个头疼的毛病时, 林如海便一脸喜气的说已经有小一个月不曾发作了。

旁人都笑着恭喜林如海,林如海也表现出了对痊愈和回朝的期待。

端的是演艺界的人才。

.

而抛开林如海, 林家那俩个小哥儿,贾母压根就没想起来。纵使想起来了,林家那边也不会叫两个走路都走不稳的小屁孩去凑那个热闹。

磕到,碰到, 冻着了, 赔得起吗?

_

林家这边,一听说荣国府派了得脸的嬷嬷来了, 林管事直接按着黛玉早前的吩咐一边打发人去内院叫黛玉做好准备,一边愁眉不展的跟来人说着黛玉前儿去哪哪赴宴回来就冻着了,这会儿子正吃着药呢。

那嬷嬷一听这话, 心下便觉不妙。这林姑娘若是病了,难不成还要林姑娘托着病体去恭迎娘娘省亲。

林姑娘到罢了,若是将病气过给了娘娘,那才是要不得的大事呢。

这么想的贾家嬷嬷一进黛玉的院子就闻到了黛玉院里煎煮汤药的味道。等丫头通报进了屋子,就看到黛玉一脸病容的歪在炕上。

得了,这情况哪里敢移动她呢。

将老太太的话带到,那嬷嬷也不敢多多语,等听了黛玉满满遗憾的回话后,自是没多停留的告辞离去。

离开林家前,林管事还给那嬷嬷塞了个荷包。话不用言明,那嬷嬷也知道这荷包是什么意思,痛快的接了荷包,笑着道了一句放心这才坐着来时的马车回府给贾母回话去。

见了贾母自然是将黛玉的病情夸大其词的说了一通,最后再将黛玉十五不能来的遗憾也表达得清清楚楚。

贾母没想到最有可能会来的黛玉竟然没来,心里的遗憾带着微微的恼怒让她那张素来慈祥的脸都带出了几分刻薄。

好在史家那边没叫贾母失望,不但史湘云来了,史家其他几位姑娘也都跟着来了。

这样的场面绝对是百年难得一见,就算是看个大致,也能增长见识。史家的两位候夫人心里还惦记着今年春上的选秀,如何不叫自家几个姑娘看一看这皇妃的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