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躺赢的科举人生(383)+番外

喝了口茶清清口,皇帝便问道:“今天一大清早就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赵云安开口道:“陛下,琉璃坊已经步上正轨,后头就是锻造和售卖的事情,工部和户部的大人都比我更加精通。”

一听这话,皇帝微微皱眉:“怎么,有人为难你了?”

他以为是琉璃坊收益极大,风头正盛,赵云安又资历轻,年纪小,便有人想要耍滑头,摘桃子。

有他在,自然是要护着侄儿,不许别人欺负的。

赵云安摇了摇头,解释道:“有大伯护着我,谁敢欺负。”

“只是琉璃坊告一段落,我再留在那里也是浪费时间。”

皇帝露出几分不赞同:“琉璃坊才刚刚起步,正是大放光彩的时候,岂是说扔开就能扔开的?”

如今谁不知道琉璃坊就是钱生钱的聚宝盆,谁不想分一杯羹,偏偏赵云安要走。

赵云安却说:“大伯,侄儿是真的不想再留在琉璃坊,今日侄儿过来,是要向大伯求一个赏赐。”

皇帝瞪了他一眼,却又问:“什么赏赐,莫非跟老三似的,整日就惦记着往外走。”

赵云安摇了摇头:“侄儿想去研究良种。”

这话让皇帝整个愣住。

赵云安解释道:“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只有吃饱了肚子,安居乐业,大魏才能繁荣富强。”

“可百姓想吃饱肚子,光靠琉璃坊补贴是没用的,这不是长久之道,只能解一时之围。”

“大面上,大伯您英明神武,肃清内外,提拔良才,让各地父母官一心为民,老百姓能安安心心的劳作。”

“除此之外,便是要想方设法,选出良种,增收增产,让现在的一亩地产出两倍的粮食来,等到那时候,何愁藏富于民?”

随着赵云安的话,皇帝的眼神越来越柔和。

他看着自己一手养育成人的侄儿,甚至一瞬间觉得这孩子比太子更合心意。

“安儿的心中,是真的有大魏百姓的。”

赵云安笑了笑:“我答应过大伯,要打造出繁荣富强的大魏。”

皇帝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带着无言的赞许,许久又问:“安儿,你可想好了。”

“选育良种是苦差使,并非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可琉璃坊却已有成效,日进千金。”

赵云安自然知道这一点。

历朝历代,朝廷都会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选育良种就是其中一个办法。

但数千年下来,能达成的效果堪忧,尤其是大魏朝,几乎没有可以普及出去的好种子。

“大伯,安儿生长在永昌伯府,自幼享尽荣华富贵,从未挨过饿,受过冻,这些是祖宗长辈给的,同样也是大魏百姓给的。”

“安儿想为百姓们做一些事。”

如果如今在位的不是他亲大伯,赵云安也不敢如此大胆,可皇帝就是他最坚实的后背,那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就算良种实验不成功,他还是永昌公。

这话落到皇帝的耳中,又是一阵感动。

他朗声笑道:“好,安儿有志气。”

“既然如此,你想做就去做吧,朕会下旨工部全力配合。”

赵云安笑了起来:“有大伯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太子与三皇子知道这消息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李云平搂住弟弟抱怨:“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跟我们商量商量,怎么好好的放着差使不干,偏去要这苦差事。”

太子倒是沉吟道:“民以食为天,良种乃是天下根本。”

赵云安只是笑:“大哥,三哥,我只是想试试看能不能做出写功绩来。”

“也许我能捣鼓出丰产的良种,让大魏国强民富,靠这个名留青史。”

太子笑盈盈的看着弟弟:“你研制出五色琉璃,如今已经能名垂青史了。”

赵云安从琉璃坊去了良种所,一时之间,朝堂议论纷纷,暗道莫非这永昌公得罪了陛下,被发配到没油水的清水衙门去了。

但再一看也不对,陛下哪里是冷落了永昌公,简直放在了心坎儿里。

皇帝在宫中,但凡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往永昌公府送。

奇珍异宝不稀奇,稀奇的是皇帝吃到一块可口的点心,都惦记着这位永昌公,巴巴的让人送过去。

再看太子与三皇子,那也是三天两头的往永昌公府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亲兄弟。

就算不是亲兄弟,瞧他们热络的情分,便知道这感情有多深厚。

如此一来,文武百官否定了永昌公得罪皇帝的想法,揣测纷纷。

没有人认为赵云安去良种所,是真的要干出什么事业来,反倒是觉得他聪明。

反正永昌公府已经到了这份上,赵云安又备受宠信,与其是累死累活,倒不如去清水衙门清清闲闲。

诸位大人自以为看透了。

殊不知赵云安进了良种所,就立刻忙得两脚不沾地,累得晚上赵琼哭得再大声,都没能把他从熟睡中吵醒。

实在是选育良种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

在此之前,赵云安便翻阅古籍,查找古人选育的办法。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很早开始便知道要挑选饱满、光泽、扎实的种子,才能孕育出更多的粮食来。

赵云安在漳州府的时候,就知道当地百姓在播种之前,会先把杂籽、病籽、破籽、秕籽和杂质去除,选留饱满、籽粒大小整齐、无病虫、无杂质的种子。

但这样的选育过程极为缓慢,是靠着自然的优胜劣汰在慢慢转变。

赵云安进入良种所之后,便去看了先前留下来的“种子田”。

工部下属的佃户会在种子田里进行良种繁育,然后通过精细化耕作,以此来进行繁育良种。

但同样的,这个办法也是老办法,进程缓慢,推广极难。

赵云安进入良种所之后,迅速便定下了三管齐下的办法。

其一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农具与耕牛的普及,让百姓们家中的壮劳力发挥最大的作用,能够有最大的精力去精耕细作。

在这个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再对每年收成的种粒进行挑选,选出其中肥实光润的作为来年的种子。

这个办法的好处就是,很大程度是依托于百姓们现在耕种的习惯,并无太大改变,只要当地父母官能将耕牛和农具发放到位,就能直接展开。

同样的,这个办法依托于劳动力,百姓们利用工具,付出成倍的精力,才能获得丰收。

其二,赵云安上奏皇帝,由皇帝直接下令,从大魏全国来选取自然变异的优秀植株。

广撒网,下头的官员为了奖赏自然会用心。

若是运气好一些,能出现优秀的自然变异植株,通过这些植株的种子繁育良种,到时候能达到极好的效果。

唯一的坏处就是,自然变异靠运气,能不能发现更是看天意。

很多时候,实际耕种的百姓并没有变异的意识,并不会将这些植株跟其他的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