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躺赢的科举人生(291)+番外

“伯府刚送了信过来,已经是十六天前的事情。”

赵云安心底一算,这样的急报八百里加急进京也得几日,漳州府信息闭塞,知道消息便已经晚了。

半个月前的事情,望归那时候已经离开塞外,从北疆进入大魏。

王晨却应该还留在塞外。

赵云安眉头紧锁:“大伯是文官,怎么会在姜蓉镇?”

“当时伯爷正在姜蓉镇视察,才遭此横祸。”

马贵很快递上信件。

赵云安一目十行的扫过,才知道永昌伯生死不明,顾斌当时只找到了身穿永昌伯衣服的尸首,但尸首血肉模糊,无法分辨,同时也没找到永昌伯的随扈。

“也许大伯没事。”

赵云安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以至于赵云安根本不知道北疆发生了什么。

他叹了口气:“你去校场一趟,让瑾儿谦儿回来,这件事不能瞒着他们。”

“是。”

赵云安这才继续看信,等看到末尾却微微皱眉。

“顾家?”

他不由自主的想起那几次偶遇,远远的曾见过顾家的女儿。

不过那位顾夫人不知所谓,曾经上门提亲,却摆出高姿态来,将刘氏金氏气得够呛,直接断了跟他们家结亲的意思。

哪知道峰回路转,有朝一日,赵家与顾家又成了联姻。

而且这一次还是永昌伯做出的决定,顾大将军请求,陛下赐婚。

赵云安深吸一口气,他从未想过娶顾家的女儿,但相比起永昌伯生死未卜,永昌伯府危机四伏,婚事反倒是成了小事。

很快,马贵便带着赵瑾和赵谦回来了。

两人一进门,行了礼便问:“七叔,是不是伯府来信了?”

赵云安招手让他们近前来。

赵瑾脸色一沉,他依稀记得不久之前,妹妹出事的时候,父亲的脸上也是这般凝重。

赵谦也被气氛感染,拧起了小眉头。

“瑾儿,谦儿,你们是永昌伯府的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冷静,记住了吗?”

两个孩子拚命点头。

赵瑾开口道:“七叔,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我们不是孩子,你直接说吧。”

“是你们爷爷失踪了。”

赵云安也不愿意承认那具尸首就是永昌伯,只说:“匈奴来犯,北疆战乱,大伯在战中失踪,暂时还没找到人。”

俩孩子脸色都是大变。

“七叔,我想回京城。”许久,赵瑾抬头道。

赵云安摸了摸他的脑袋,只说:“瑾儿,知道大哥为何将你送到漳州府吗?”

赵瑾低下头,抿紧了嘴角。

赵云安又说道:“我相信大哥三哥能够解决麻烦,我们都好好的留在漳州,不要让他们有后顾之忧,记住了吗?”

两个孩子纷纷点头。

安抚好两个孩子,赵云安的心底却远没有那么平静。

他连续几封信送往青州,很快,青州营那边回信了。

“陛下令驻守青州,非圣旨不可擅动。”

赵云安一看就皱眉,距离北疆最近的,除了青州营和京卫所,那就只剩下凉州。

可是凉州……是丁家的地盘。

要打仗了!

这个消息不断的蔓延,即使是远离北疆的漳州府也传得沸沸扬扬。

百姓们还没过几日安稳的快活日子,被这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想着囤积粮食以防万一。

秋收之后一直控制的很好的粮价,迅速的开始上涨。

还是赵云安出面,狠狠打击了两次发国难财的混账,这才将这不正之风刹住。

原本不缺粮食的漳州府尚且如此,可见其他地方又是如何。

民间的事情好解决,如今赵云安在漳州府可谓一言九鼎,能够迅速弹压。

朝廷那边的催促却麻烦的很。

丛白一心为民,此刻也忍不住发作起来:“朝廷以为漳州府是粮仓还是聚宝盆,缺了银子少了粮食就问我们要,漳州府的粮食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其余官吏也纷纷不满:“今年的税收早已经给了,如今却又问漳州要钱。”

“大人,朝廷如此是非不分,岂不是逼漳州百姓去死。”

也有人皱眉道:“北疆战事频发,继续粮草,我们要是不给的话,万一匈奴人打进来怎么办?”

赵云安也是频频皱眉。

“丛大人,漳州府还能盈余出粮食和银子吗?”

丛白叹气道:“若是都拿出去,漳州府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便又掏空了。”

朝廷这样的情况,这次给了,想要回来就难了,明年漳州府但凡有一二不顺,百姓们就会怨声载道。

赵云安揉了揉太阳穴:“还是战事要紧。”

“若是大魏乱了,漳州府又能好到哪儿去,岂不成了匈奴人眼中的肥羊。”

如此一说,在场的官吏虽然不舍,但也都不再反对。

赵云安又道:“先将粮草整理好,按调令发往北疆。”

如今他算知道,为何皇帝要为他与顾家赐婚,两家成了联姻,关系更加紧密,他总不能看着老丈人手底下的兵饿死吧。

赵云安已经做了决定,丛白便不再反对。

只是他犹豫了一下,提醒道:“大人,百姓中有传言,说大人开的演练场,就是为征兵做准备,如今一个个人心惶惶。”

赵云安只说:“愿意来的可以继续来,不愿意的就罢了。”

丛白点了点头,叹气道:“他们也不想想,若是朝廷要征兵,大人又能如何。”“”

“再者,学一些本事,到时候真的上了战场,指不定还能有保命的本事。”

其余官吏也都这么想,按理来说,有北疆军在,匈奴人是攻占不进来的,可万事无确保,学一学也是好的。

在短暂的少人之后,校场那边又迎来了高峰期,一时间倒是真有几分全民皆兵的意思在。

赵云安一边为朝廷筹集粮草,一边还得安排明年的春耕,这是重中之重,若有万一,那影响的便是整个漳州。

更让他心焦的是,北疆那边的消息并不好,急报连连,有输有赢,输的多,赢的少。

永昌伯依旧没有消息,朝廷并未派人搜救,显然已经默认他死在了战乱之中。

这一日晚上,赵云安翻看着文书到了深夜。

常顺心疼不已,提醒道:“少爷,这都快子时三刻了,您也该歇一歇。”

赵云安叹了口气:“我总是睡不安稳。”

“瑾儿和谦儿这几日如何?”

常顺忙道:“两位小少爷懂事的很,只是发奋练武。”

赵云安揉了揉眉心:“你帮我看着一些,别让他们出事。”

“是。”

正好这时候,外面传来一声猫叫。

常顺迅速抽出佩剑,就听见熟悉的声音。

“别动手,是我。”

赵云安看见来人,没好气骂道:“你翻墙有瘾吗?好好的门不走,偏要招惹我家的猫。”

来人正是王晨。

他依旧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笑呵呵道:“赵大人,我这可是冒着危险,不远千里给你报信,你倒好,刚见面就一阵劈头盖脸的臭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