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化宋(461)+番外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七月,大雨倾盆。

李娃举着雨披,踩着街道的污水,从大雨中跑回家里,在头口长出了一口气,将雨披用力抖动,见水珠滚落得差不多了,这才整理了衣角,珍惜地挂在了屋檐下。

这是涂了桐油的细毛毡,可比沉重的蓑笠好用多了。

“看你这穷酸样!”李氏的声音传来,“旁人都用斗笠,就你娇贵,要用这么贵的玩意!”

李娃笑了笑:“娘啊,要是受了寒,半月去不了织坊,那亏掉的工钱,也够买一张雨披了。”

李氏抱怨道:“就你有理,说一句你顶十句。”

她当没有听见,进入房中,细碎的光芒从细玻璃窗格中透下,阿弟正在认真读书,旁边是在窗边借光缝补衣物的母亲,屋中放着一个小煤炉,正烧着热水。

李娃轻声道:“阿娘,你知道消息了么?”

“什么消息?”李氏放下针线,不悦地道,“轻声些,你阿弟要温习功课呢!”

“朝廷出了消息,各地士子,将来会分区录取……”李娃把今天报纸的重要的消息说了一遍,“咱们的户籍虽然已经改到京畿路,可阿弟的学籍还在宜兴老家呢,按律,得回江南路乐科考!”

学籍是在落在大宋州学、县学的,要想修改,还得找各地学政。

“那怎么行!”他弟弟骤然站了起来,“我本来课业就差,要是回了宜兴,岂不是更考不过?”

李娃看了弟弟一眼,有心想说你不回宜兴其实也考不过,但看了一眼脸色难看的母亲,还是没有说这话。

“得快些把学籍给你迁过来才是!”李氏焦急道,“对了,那北区不是最好考么,要不然,咱们搬到北边去?”

李娃一愣,本想反对,却又想起在慈恩坊的白姐姐说她就要去北边给从军的丈夫操持家业,还说想在北边建一个工坊,帮助军中孤寡老幼,问她愿不愿意一起去。

因为家中走不开,她本来已经拒绝了,但在听到母亲的话后,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阿弟的学业还是差了些,去河北路也得不到州学看重、帮着改籍,不如,去燕京府?”

李氏顿时脸色一白:“这也太远了,且那里原是辽国治下,都是蛮夷,我怎能去那种地方。”

李娃还没说话,她阿弟已经激动地站了起来:“对,去燕京府,那里的州学县学听说都是新建的,要是去落学籍,肯定比河北路容易,咱们就去燕京府。”

“那、那咱们的宅子怎么办?”李氏还是不愿意。

“卖了!”李家阿弟毫不犹豫地道,“去燕京府那么远,肯定要花钱,落户找房,正好用这钱!”

“行!只要你能考上!”李氏果断同意。

第327章 不同反应

八月, 热气炎炎,汴京河畔增设了提物的滑轮绞索,可让船上卸货更快, 然这工具却让力夫们少赚了不少钱。

于是这滑轮索被人私下烧毁,这事上了报纸, 引起朝野一片喧然。

朝廷如今争论的事情, 已经不是外患, 而是国中已经隐隐有些苗头的对立。

“陛下,自己工坊四起以来,不时有农户烧机毁械, 更有人称铁道行于的龙脉之上, 破坏王气,还有那高炉耗水, 常常有与农争水之议……”谏言的朝官侃侃而谈, 说的便是这些年工坊各种错处劣势。

工坊发展正在改变农人的经济与生活。

以前,农户挣得口粮一份上交,剩下一份用来吃食, 而家里的余钱,大多来自副业, 比如鸡蛋、采药、刺绣、纺线、织布, 其中尤以织布纺线换来的钱最为重要。

而如今,廉价的赀布正在已经开始侵蚀偏远的村落,催毁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穷困的百姓失去收入, 当然会有不满,偏远之地的州府失去夏布的税收, 自然更加不悦。

于是, 朝堂之上, 最强烈的呼声就是将各地的工坊收为官营,从而抑制这种工坊飞速蔓延的趋势。

当然,也不是所有官员都反对的,比如成都府路、京东东路、江南东路的官员便强烈反对。

双方在朝廷上吵成一团。

赵士程高居王座之上,撑着头看他们吵闹。

最后,这场争端以各地工坊将会进行加税为由,暂时平息。

加来的税收,会补贴各地没有大规模工坊的偏远州县,做为官府的支出。

赵士程知道这会影响工业的扩张,按正常的流程,他应该大规模地没收土地,让贫苦无着的农人进入工坊,做为工业生产血肉磨坊,这样,才能支持工业的飞快发展。

但是如今国内局面还算不错,北方边患减轻后,那自然还是稳定更重要,工业扩张可以稍稍慢些。

不过朝廷两方的官员对此都有些不满,看对方的目光都如仇寇。

这是如今朝中的两派,以京东路、京畿路、蜀中四路为首的官吏因为工业吃到他甜头,极为推崇发展生产,被称为新派,而以各地普通官员为首的普通儒家进士,则要求要为保守,被称为旧派。

民间对此很是担忧,那些时政小报上常常有评论说,当年王安石的新党和司马光的旧党相争,延绵四十年,差点把大宋送走,但如今朝廷上居然又有了两党,乃是不祥之兆。

赵士程对此不以为然,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党争在哪个政权里都不会少,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反而是良性竞争。

他需要的新派官员锐意进取,同时也需要旧派官员来弥合工业改革中的受损势力。

一个都不能少。

不过,这加税的消息一传出去,一些小作坊,怕是要开不下去了,也不知又会有多少人在其中被影响。

……

大宋的京杭运河出河后的那一段往北,被称为御河,水流平缓,船只密集。

因着在船上也不能耽误了孩儿读书,所以李娃一家占了一处中层客舱,不必忍受底舱的憋闷和异味。

船窗打开,御河两岸是绵延的良田,冬小麦已经收割,田里种的是豆子,绿茵茵的一片片,有些在河边开辟的田中还种着西瓜,此时已经结出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瓜,看着十分喜人。

李娃坐在船板上,一边拿着陈旧的报纸,一边翻看着一本厚重的书籍。

那是朝廷新编写的字典,里边的字按部首排出了目录,按书页查到字时,会用同音的字注音,同时还会用反切法标注怎么读。不过李娃并不懂得反切法,也不认识那三十六个的声母,更不知道韵书的韵母字是怎么个拼法,所以,就直接忽略掉了。

她听说报纸上说,陛下已经在寻人改编写新的声韵书,到时肯定会有新的拼法,到时她再去学也不迟。

傍晚时,大船停靠在一处码头补给,李娃一家也下来透透气,顺便补充一下吃食,听说这次补充了石碳后,前边牵引的大船就会一路直达燕京府,每天于河中行进一百里路,中途八天基本不会再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