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835)

作者: 画凌烟 阅读记录

所以根本没有手记,既然没有,就只能伪造。

崇祯面色淡然道:“孔爱卿的确给了朕一份手记,此事关系重大,做不得假。”

崇祯开始他的表演了:“待朕回去核实,查清此事,自会做决断。”

“但今日之事,却是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顾炎武。”

“臣在!”

“翰林博士张睿儒、刑部主事宋祖乙、翰林学士陈时龙和国子监监丞杨文宰滥用职权,在北京大学闹事,当如何处置?”

“回禀陛下,革除官职和所有功名,贬为庶人,服牢狱一年。”

顾炎武此话一出,这几个人当场就要开喷了。

“好,就依你的主意。”

“陛下,臣等……”

“来人,摘了他们的乌纱帽,脱下官袍,抄家,贬为庶人,押进刑部大牢!”

大汉将军立刻过来,将这些人乌纱帽摘了,官服也扒了,便往外拖。

“陛下恕罪,臣等再也不敢了……”

崇祯却是不理会他们,等这些人被拖出去后,崇祯又道:“孔胤植偷税,殴打朝廷命官,怂恿孔闻謤去无锡蛊惑造反,行为不检点,侵占民间私田,罪名成立,先打入天牢,待朕查明情况,再做定夺。”

“陛下!陛下!”孔胤植大叫起来,叫声非常凄惨,“陛下恕罪,臣愿意做牛做马,陛下……”

他这么一说,韩爌等人都感到不耻。

“刚才都要跟着衍圣公一起起哄,废掉新政的官员,朕都记着了,一律官降三级!罚俸禄一年!吏部给朕记清楚了!”

“是!”

“派人前去无锡捉拿孔闻謤,押进京师,三法司会审!”

“是!”

“传令无锡,凡是阻拦朝廷者,便是与所有老百姓为敌,一律杀无赦!”

“是!”

“孔府恶行累累,孔家所有人全部收押入京,打入刑部大牢!”

“是!”

崇祯又道:“新政便是民心,顺民心者昌,逆者亡,朕望诸位好好记住这一点!”

说完,崇祯转身便离去。

“臣等恭送陛下。”

接下来,那个手记?

呵呵,那就好说了,既然是皇帝给出来的东西,那还能没办法好好伪造?

当天,随着衍圣公被捕入狱,京师的官场上阴云密布。

两天后,皇帝就赐下了手记,大臣们看完,简直如同五雷轰顶。

韩爌道:“陛下,仅凭这份手记,依然无法证明。”

韩爌说得没错,南宗这样诋毁北宗毕竟有篡位的嫌疑。

不过,怀疑的种子已经在大臣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一旦产生怀疑,有了这道裂缝,就无法愈合。

所以啊,为了充分弄死孔胤植,崇祯当然是准备充分了。

他派王承恩亲自去了一趟曲阜,把曲阜孔府给封了。

而王承恩还带回来了一样东西,曲阜从元开始,所有的文献资料。

然后其中有一篇就记载了元朝初代衍圣公之后,过继了一位当时的贵族。

当时的贵族是什么人?

元朝施行四等户制,贵族当然就是蒙古人。

这些“资料”当然也是皇帝伪造的,但北宗从DNA检测出来就是蒙古人DNA序列。

所以,这不过是在用伪造的资料,去证明一个真实存在的事情。

第607章 华夷之辨,除爵

关于鞑子混入北宗孔家的事件,却是在朝堂上发酵了起来。

好几项证据已经证明,现在的北宗孔府,可能是鞑子的后人,或者说混入了鞑子的血脉。

这绝对是大明朝的官员们接受不了的一件事。

古代非常讲究华夷之辨,尤其是宋明的儒生。

什么叫华夷之辨?

华夷之辨又叫夷夏之辨。

这个理论根植于儒家的《春秋》里。

夏便是诸夏,在古语中,夏是指礼仪之大,即中原。

而夷则是中原周边的蛮夷。

古人是怎么看到诸夏周边的蛮夷的呢?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唐太宗曰,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而王夫之则说:夷狄只知其母而不知谁为其父,虽得天下,立法治民与禽兽无异。

通常情况下,夷夏之辨有三个不同的标准。

一、血脉衡量。即蛮夷生的孩子就是蛮夷,以后世世代代永远是蛮夷。

二、地缘衡量。即你只要不生活在诸夏之地,就是蛮夷。

三、服侍、礼仪和文化。只要你着华夏衣衫,行华夏之礼,尊华夏文化,就是诸夏,而非蛮夷。

孔老夫子则认为: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意思就是,诸夏的诸侯如同使用夷礼,就是蛮夷,蛮夷只要尊重华夏的文化,着华夏的衣冠,就属于华夏。

历史上例如融化华夏的匈奴、五胡、契丹、女真等等,后来都尊华夏之礼,着华夏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