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310)

作者: 画凌烟 阅读记录

中下层官员是最希望上面乱起来的,上面乱,自己才有机会啊。

崇祯离开的第二天,就收到锦衣卫的消息,京师现在看起来平静,但暴风雨已经来了。

一长条名单都在崇祯手里。

把这一年多的旧账全部翻出来了。

简直欢脱得像失去缰绳的小野马!

你问崇祯急不急?

当然不急,不仅不急,他还挺想笑,这群家伙还真是会伪装啊!

平日里一个个脸上都写着“老实”俩字,现在就跳起来了。

不急不急,再多看看,看其他地方的地方官,还有哪些要参与进来搞事情的。

文官再乱,也捅不破天,反而是提前暴露出诸多隐藏的问题。

四月二十二日,崇祯抵达宣化城。

宣府总督沈棨(qi,三声),总兵侯世禄率领宣化府大小官员、军官到外城迎接圣驾。

“吾皇圣安!”

方面十里已经全部被勘察过一遍,并且封死。

崇祯骑在马上,一身戎装,扫视一眼,道:“诸爱卿都免礼吧!”

“谢陛下!”

众人起身,看过去,看见黑压压的一片,竟然全部是装备精良的骑兵,都内心震撼。

“咱们进去再详谈!”崇祯道,“孙传庭、卢象升、张之极,你们各自整顿兵马,安营扎寨。”

“是!”

皇帝在一群锦衣卫的簇拥下,进了宣化府。

此时,八万八旗军也已经从辽东整编,黑压压的一片,向西快速挺进,目标是草原上正在修城的杨嗣昌。

整个北方,在崇祯二年的四月,战云密布。

即便是宣府外互市的商人,都闻到了战争的气息。

平常人看到一车车粮食从南边运过来,进入宣化府,囤起来。

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宣府各个城楼的巡逻也明显更加严密。

信使在草原上飞奔,为了确保消息能传到,一般情况下都有十人组成一个小队伍送信。

他们的目的地是前面的北庭都护府,杨嗣昌所在的地方。

这半年来,杨嗣昌只干一件事:要人!

其余的全部交给马祥麟了。

为什么他只干这一件事?

因为特么的草原上最缺的就是人啊!

这里离南边的宣府和大同好几百里,皇帝要在这种地方建立军事根据地,没有人搞个锤子。

所以,这半年来,他一直都和北京方面周旋,不停的奏疏,奏疏的内容就一个:要人!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半年的时间,硬生生从关内拉出来了八万人。

总之,就是逼着朝廷从各个地方拉人出来。

这事难度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为什么呢?

离开故土,突然跑到草原上,正常人都不愿意。

但为什么说难度也不大呢?

丫的给钱啊!

只要你来,一个月1.5两银子,额外加一石(120斤)的粮食,来不来?

这种条件一放出去,北方那些受灾的人家,立刻双眼就发光。

杨嗣昌在草原上搞三城围点的战术。

什么是三城围点?

就是建立三座城寨,组成一个三角形,相互形成掎角之势,相互配合。

此后的北庭都护府主城就在三角形的正中央。

第230章 布局

杨嗣昌的这个计划是在漫长的冬天中苦苦熬出来的。

去年大雪纷飞的时候,皇太极发现杨嗣昌在草原上用木头堆城堡玩,立刻就派兵去弄他。

马祥麟也是个暴脾气,你来弄老子,老子也弄你。

结果双方干了几场,明军还是仗打少了,没能打赢。

还好顺义王卜失兔、鄂尔多斯的济农额璘臣以及内喀尔喀部的卓尔克图派人前来支援了一番。

在今年一月的时候,终于挡住了建奴的兵势。

出于对粮食的考虑,以及代善当时在锦州的失利,皇太极不得不收兵。

这就给了杨嗣昌喘气的机会,大批量的劳动力从关内迁移过来。

杨嗣昌简直像疯了一样往北京递奏疏:给人!快给人!

结果到四月下旬的时候,硬生生被他堆出八万人来了,加上另外三个蒙古部族的一万联军,现在杨嗣昌手里有九万人。

不过他的局势也不容乐观,马祥麟最开始只有五千明军,后来陆陆续续补充到了一万,在几个月前损失了一批,又陆陆续续补充,维持在一万。

蒙古兵有一万。

其他的,都是临时从关内连哄带骗来的,以前连刀都没有摸过,现在还在充当劳动力,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而现在,建奴八万骑兵来势汹汹,刚刚搭建起来的比较简陋的北府,简直就是怒海中的一叶扁舟。

额璘臣、顺义王和卓尔克图听闻皇太极倾兵而来,连忙开始动员军队,与此同时向明朝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