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1624)

作者: 画凌烟 阅读记录

自此一战之后,漠北再也没有出现成气候的蒙古骑兵。

然而,卢象升并未在肯特山下停下脚步,他继续向北,一路追杀车臣汗部,几乎要追到贝加尔湖畔。

漠北之战几乎彻底打崩了漠北蒙古。

有人说明军横扫漠北,彰显出明军无敌。

其实不然。

此次漠北之战是因为漠北蒙古大部分精锐都跟着西征。

如果没有西征,这场战略纵深非常长的战争还真不好打。

不过无论如何,崇祯十一年的十月,漠北格局发生了剧变。

这个剧变到底有什么影响?

一、贝加尔湖畔的势力角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漠北蒙古北边还有一个蒙古部,叫布里亚特部,这是蒙古帝国在这里留下来的部族。

万历三十四年,俄国人便侵入巴拉宾草原。

此后数十年间,从塔拉地区到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流域,沙俄人一次次的蚕食鲸吞,在各处要害建立城堡,并不断派出使团到蒙古各部游说,企图劝说他们归顺俄国。

同时还四处收集蒙古各部及明朝的情报。

万历四十七年,俄国人建立了叶尼塞斯克。

崇祯元年,又建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此后两个入侵方向,向南,还有向东。

漠北蒙古的崩溃,可能直接导致俄罗斯人大举南下?

想多了。

俄罗斯人跑到辽北去玩那么一出,崇祯正好有借口开战了。

他们就算不下来,崇祯也会北上,拖着几百门重炮,去莫斯科好好问问,你们是不是想打架?

二、西征的车臣汗等人没有了后路,即便回来了,可能也会回到西北。

这也变相改变了西北的格局。

北方战火燃烧,而南方,此时一片繁华之象。

尤其是上海府,上海港外停靠的船只多达五百艘。

数年的发展,这个小渔村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大港,从南洋、安南运来的货物,在这里停靠,进入黄浦江,沿着江南密集的河运网,运输到各地。

十月中旬的上海知府李岩,带着一身荣耀,回到了北京。

此时的李岩,已经是内阁大臣。

到北京的时候,据说有无数官员出城迎接。

不过没有一个人见到李岩。

这种官员迎入城的排场曾经有人玩过,那个人叫衍圣公,死的很惨。

李岩自己偷偷摸摸从南城进去后,换了一身官服,便进宫面圣。

摆在崇祯面前的是崇祯十一年上半年国营商社的总收入。

总流水有多少?

2亿两!

当然,这是流水。

净利润是5000万两。

注意,这只是上半年的。

去年国营商社一年的总利润是多少?

4000万两。

今年才上半年,就超过了去年一年。

这5000万两中,有1000万两来自海洋。

安南省、扶桑省和高丽省,占据了300万两,这是净利润,流水则是1500万两。

吕宋岛、马来、爪哇,这几个南洋的贸易线,净利润高达700万两,流水更是高达了3500万两。

南洋这几条贸易线主要是和欧洲人做买卖,不少大明朝的商品经过马六甲,一路向西,往欧洲卖去。

那流入中原的商品流水有多少呢?

首先,上半年流入中原的粮食有8000万石(96亿斤),进货流水2000万两(约130亿元)。

其次,海外各地的日用商品流水高达500万两(约33亿元)。

这些海外的商品,有的沿着东部沿海海岸,进入华北,在华北的水泥交通网上流通。

有的则进入京师。

还有的沿着长江,抵达武昌,甚至抵达重庆。

最重要的是,8000万石粮食的进来。

这还只是上半年的数据,96亿斤的粮食,一个月就有16亿斤粮食进来,一天5300万斤。

这可以养活1000万人了。

这种粮食进入量,是非常恐怖的。

中原上半年产粮大约22亿石,从海外流入8000万石,流入的粮食占3.64%了。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海洋新航线建立逐步稳定下来。

官方的海线不断投入,拉动民间造船行业,与此同时,海禁的开放,民间也有无数商人加入到海贸的行列中。

据内阁最新给上来的数字,北京城的粮价已经低到了每石0.4两。

崇祯元年,北京城的粮价是0.8两每石,甚至稍微一打仗,就到了1两,1.2两每石。

粮价下降,就是民生变好最直观的体现。

不仅仅粮价下降了,日用品的价格也在下降,例如香皂、洗发水、卫生纸等等,在崇祯十一年,出现明显的下降。

以前一块香皂得500文,现在只需要20文了。

这说明国内各大制造局,以及民间商人的作坊产能全部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