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1308)

作者: 画凌烟 阅读记录

怎么说呢?

这就是关键时期,外行插手的典型。

辽东这些年的整体战略是以守为攻,其实更多的是崇祯自己建立的一套纵深的防御体系。

其主要目的是为国内改革提供稳定的边疆环境。

这就是辽东军防最大的功能。

所谓的辽东军主动出击攻打沈阳,不是不能,只是这种做法不是上策。

什么是上策?

当然是北府、辽东军镇、辽东半岛、皮岛、朝鲜义州,五路大军北伐!

挥百万之师,一举荡平辽东。

那时候,不仅仅灭的是皇太极,还有辽东所有的传统势力。

这才就灭国,这才是收复。

什么是大格局的大战略?

普通小民盯的是每日的得失,容易被起伏不定的得失牵着情绪走,从而迷失自我。

商人盯的是每月的进账,所以容易被蝇头小利所主导。

官员盯的是每年的政绩,所以当他们快要卸任的时候,对许多事情并不再关心。

而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看的是十年,乃至百年的发展。

将时间维度拉长来看,要干掉皇太极,不是仅仅靠辽东军就能完成的。

也不是今天主动出击了,打一两场胜仗就能决定的。

以十年为期限,财务预算、粮食储备、兵力、军备、后勤运输体系等等,全部都是重中之重。

这些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去完成。

所以,什么是大格局?

大格局就是拉长时间维度,站在最高的地方,协调所有的资源配比,做好自己的顶层战略。

这种顶层战略,不被其他人、其他事所干扰,并且用一切手段坚决的执行下去。

这才是有大气魄、大格局之人。

绝不是如成基命这种,一听说辽河防线崩溃了,就跳脚了。

辽河只是一隅,甚至辽东也只是一隅。

这些年崇祯建立的军政体系,后勤补给体系,军备设施,财政支撑,战略纵深,四面包围战略,就如同一座座山岳,绝不是一两场战争能够撼动的。

第946章 大凌河城之战

朝堂的争论并没有停止,甚至有人开始召集大量的官员,越权逼迫军委会给辽东下达最新的命令。

为此,孙承宗直接把自己关在了自己家里,闭而不参加任何廷议之事。

不仅如此,孙府还驻守了京卫军,非军委会人员,一律不准靠近。

北京城内的气氛空前紧张起来。

若是这事发生在崇祯元年,辽东的战事恐怕要停止运转。

但是现在已经是崇祯九年了。

最高动员令已经发到辽东,从上海源源不断的粮食运输到大凌河城,从安南源源不断粮食运输到华北。

不仅仅北边的战事不会缺粮食,连顺天府也不会因为打仗而出现粮食危机。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天津港、登莱港、海州港(连云港)、上海港的陆续开放,大量的粮食进入华北平原。

华北的基建也并没有战争而受到影响。

可以说,打仗的打仗,搞建设的搞建设。

这就是大明的底气,这就是崇祯花了这么多年,强制建立起来的一套新体制。

它虽然还不完善,但已经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不过,北京的政治斗争升级,多多少少让人心出现晃动。

例如有人就坚决要求将大量的资源停止往西北调拨,而是调往辽东。

北京城还在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正月十七日,在一个小雪的清晨,义州城城头的士兵正在吃早饭,树枝上的麻雀转了转圆圆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一个个正在搬火炮的士兵。

突然,一些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不多时,树枝开始轻微颤抖,上面的雪纷纷落下来,麻雀也惊得飞离树枝。

城头的士兵眺望过去,看见前面黑压压的一片,如同洪流一样朝这边涌来。

皇太极的精锐出现在了义州。

义州之战爆发。

义州有多少人马?

五千!

义州城不是军事重镇,它是粮食储备地之一。

它距离广宁城也不过几十里,义州一带有许多良田。

早在天启年间,袁崇焕还是辽东兵备道(最高后勤长官),宁锦之战结束之后,就开始在义州屯田。

天启年间,广宁沦陷,宁锦之战之前,义州还属于建奴的,建奴也在义州屯过不少田。

若是义州被攻下来,广宁相当于断了一条粮路。

这一日的早晨,无数建奴士兵兵临义州城下。

义州城赶紧向锦州发出了求援信。

中午的时候,几十里之外的锦州就接到了求援信。

义州守将王庆安在求援信里明确说来了数万建奴大军。

曹变蛟在点兵之前,与锦州诸将做了一番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