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大明当暴君(1292)

作者: 画凌烟 阅读记录

“领旨!”

“洪承畴听旨!”

“臣在!”

“朕命你全权调粮解各城寨燃眉之急,朕既要灭瓦剌人,还要救人,你听明白了吗?”

“臣领旨!”

洪承畴立刻就反应过来,皇帝这是给他耍人心的机会。

眼下甘肃镇不少城寨被瓦剌人攻克,许多人在生死边缘挣扎,而粮食却集中在各镇主城内。

若是他洪承畴将这件事办好了,日后各个城寨军民,无不感谢他。

他在甘肃镇自然有威望。

而他此时的头衔是西军总督,若是此事能办好,西部军区的管辖范围无疑可以扩大,将甘肃镇给并入进来。

洪承畴接了皇帝的圣谕,便下去,去着手办此事。

“曹文诏听令!”

“末将在!”

“你速速整顿张掖城所有兵马,随时待命!”

“臣领旨!”

“贺长山、赵成辛、王嘉轩!”

“臣在!”

“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三人协助曹文诏整顿兵马,随时听调!”

“臣领旨!”

三人心头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背后已经全部被冷汗打湿。

第二日一大早,总督杨鹤被皇帝斩首示众消息就在张掖城传开,罪名也公布开。

张掖城的《大明日报》刊登了战争动员的消息。

一时间,张掖城只要认识字的读书人,都被召集起来,接到了命令,他们要在全城开始传播主动开战的言论。

之前杨鹤采取的是被动防御。

现在战争策略改了!

现在要主动出击!

不仅仅张掖城在动员,一封封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正在快速朝嘉峪关、山丹城、永昌、凉州送。

整个甘肃镇的策略都要改。

要主动出击,要让甘肃镇的明军开始适应主动出击的作战方式。

时代变了。

以前的边军都是依托长城和各个城寨守,经常也会出现像这一次这样,明军的上层也采取的被动防御政策。

但现在,要主动出击。

当然,被动防御,已经在西北边军的骨子里刻了几百年。

要让他们立刻适应过来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大量的动员,先从皇帝开始表态。

然后,开始强行调动。

最后,直接干一仗,打胜了,他们心中自然也有成就感,也就不会再认为明军只能被动防御了。

扭转全军心态,需要一个过程。

也需要一个结果,一个将瓦剌人的脑袋铸成京观的结果。

这两天,皇帝开始向各地散落探子,全线收集情报。

无数封不同的情报,不停地往张掖城送。

据目前的情报显示,关内尚有几万瓦剌人。

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午,皇帝在张掖城的城楼上发表了讲话:“朕欲与甘肃共存亡!”

张掖城的士气达到顶点。

所有人奔走相告,像打了鸡血一样,空前积极起来。

如此一来,连洪承畴调人送粮的工作都变得异常轻松起来。

十二月二十五日一大早,皇帝便开始整顿军马,准备来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天空飘着小雪,前面的废旧城墙荒凉而孤独。

两个多月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悲壮的守卫战。

虽然,最后没能守住关隘,被敌人冲破了防线。

虽然,全军将士殉国。

但正是这一次誓死守卫,为宁夏镇赢得了喘气的机会。

各个城寨接到消息后积极备战,银川城更是严防死守,将固始汗的大军硬生生在宁夏拖了一个多月,等到皇帝赶来。

正是这里一天的奋战,改变了战局。

但是,瓦剌人为了泄愤,将这里全体殉国的将士们的人头筑成了京观。

堆积起来的人头,就像一座山。

直到卢象升到来,才让人将这些战死的明军火化。

骨灰在北风中飘到天际,向南方飘去,仿佛是那些战死的英灵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

回去看望生自己养自己的人,看望自己的妻儿,再看看儿时长大的地方,看看那个在村头等自己归来的人儿。

看着那些飘舞的骨灰,卢象升行了一个军礼,眼眶竟然也湿润了起来。

千百年来,无数华夏男儿埋骨于此。

他们为守卫边疆奉献自己年轻的生命,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刻下了民族之魂,激励着后来的一代又一代人。

当一个民族有了平凡而伟大的英雄,这些死去的英雄,会融入到这个民族的血液中,在浩瀚的历史激荡中,这个民族就有了强大的韧性。

天雄军的总参谋长章秉走过来,他看见卢象升望着南方出神,不忍打断他。

过了一会儿,卢象升才说道:“怎么样,抓到了么?”

“都督,固始汗那些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