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那股泥石流(423)

二月初,早前出海的货船终于回来了。

胤禟得了消息后便带着人去了码头。

他们遇上海盗了,于是为了身家性命他们反打劫了两批海盗,却也损毁了将近三分之一的货船。

当然了,这些货船不光是被海盗击沉的,还有遇上飓风暗礁和各种非人力能抗拒的因素造成的。

也幸好当初湘云他们都赞同货品分开放的决定,不然真就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了。

虽然损失的不少,但挣得也多。不说胤禟和其他商贾了,湘云这一波都是血赚呢。

胤禟让人送了许多东西到私宅,湘云挑喜欢的留下,剩下的又都让人送回隔壁了。

弘辉被胤禟抱来后,加之胤禟府上又没女眷,四福晋哪怕惦记儿子也不好过来。又因着四爷的脾气,四福晋连打发人过来瞧弘辉都不好太频繁。

湘云自来没有父母,也不知道父母惦记儿女是个什么心情。后来还是猛的看到封氏母女相处,才想到这上面。于是每隔一天或是两天就叫弘辉回四爷府上给他老娘送盒点心,让他们母子见一面。

有时候湘云也觉得胤禟这事做得又二又虎,可湘云又觉得胤禟不是个太蠢的人,这么做未必没有旁的心思,便也不曾多说什么。

弘辉在湘云这里的时候,原就是跟着湘云起居的,又因着他九叔忙得见不到人,弘辉就更成了湘云的跟屁虫。

私宅伙食好,湘云又是个能吃能喝,能跑爱跳的,跟着湘云起居生活,宝黛三春都能养胖,更何况是弘辉了。

胃口越来越好,小脸也越来越圆,四福晋时常能看到儿子到没察觉儿子变化大,跟着当今从南边回来的四爷却是难得瞪圆了眼睛。

难道老九那个不着调的真的比他会养孩子?

不不不,爷不相信。

可事实胜于雄辩,不是吗?

四爷回京后,胤禟也没将弘辉送回来。只仍旧叫他在那边起居,白天回他老子这里读书。

像个走读生。

弘辉开始走读了,湘云也不得不去上学了。

打女校创办至今,全校89名女生,就数湘云请假旷课的次数最多,文化课的成绩也最‘稳定’。因古代没有高考,女子也不能参加科举,所以授课老师也不会像现代那般看重成绩。班里的女生见湘云自己都不觉得难为情,又见她打球,骑射这类都玩得极好,也不会鄙视她。顶多就是笑话她几句罢了。

尤其是元春省亲第二天,姑娘们做的诗流传出来被人传看以后,女校的同学见了湘云的诗还惊艳了一回,回头见到湘云时问她这诗做得风流清新是不是请枪手了。

大家伙就是开个玩笑或是没什么目的的想要求证一下,不想湘云还真就没避讳这事,非常大方的承认了自己临阵找枪手,还找了个这么好的。

就大大方方,坦坦荡荡的。

“姑娘。您舅母来京了,还让人送了帖子过来。”

正在屋里练字的湘云闻言抬头,“哪个舅母?”

第178章

湘云一问完又紧接着来了一句,“是那拉家的吧?”

“姑娘聪慧。”小桃笑道,“正是那拉家的三太太。”

来到这个时空之前,湘云也看过一些这个时代背景的影视剧,但因为都是些偏好剧情脱离历史纯粹休闲娱乐的东西,所以也不具备参考性。

在那之前湘云也和大多数一样,都以为清朝是不允许满汉通婚的。来了这里之后才知道不是满汉不通婚,而是旗民不通婚。

在旗的,即满洲,蒙古,汉军乃至包衣,他们之间的通婚是没有任何顾虑的。在民的,就是指阖家都不曾入旗籍的百姓。

对了,值得一说的是蒙古旗盟地区的人虽不在旗,但也被视为旗人,他们既可以与旗人通婚,也可以与民人通婚。

但若身份地位太过悬殊,无论哪一种身份,亲事也未必做得成。即便做成了,也不会是太理想。

像是前些日子隆科多强纳一位红带子出身的格格为妾。

你是当年那拉家会将自家参加过大选的姑娘嫁到只能参加小选的史家做二房。

前者为什么湘云不知道,后者却是一眼就能望到底的。

当初史家在军中的势力不说有多大,但现官不如现管,那是很能说得上话的。关外的那拉家想要打开京城和军中市场,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未入关之前,皇帝的后妃也都用福晋来称呼。先皇的那些庶妃还被称为福晋呢,像是恭亲王的生母陈图塞尔福晋、纯亲王的生母钮祜禄福晋。一直到本朝,也就是当今立了太子之后,一些制度才渐渐完善。

不过刚开始划分嫡庶高低之时,不少生活在关外的满人对嫡庶还没有太多的认知,至少那拉氏就以为侧福晋是平妻,所以嫁进门后还想跟大太太崔氏平起平坐,闹出不少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