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养老攻略(2715)

作者: 快穿狂魔 阅读记录

为什么男人称帝是天命所归?

女人称帝就是大逆不道。

不过这些想法,她自己也清楚有些大逆不道,绝对不能为世人所知晓,所以她并没有问出来,只是自己在私底下琢磨,但是她琢磨出来的结果不是世道如此,也不是男人压迫她们女人,男权社会影响。

她琢磨出来的结果是,她们女人当中没有出现女圣人,如果能出现女圣人肯定能够逆转如今局面。

得出这种结论的她。

在无力影响他人的情况下。

自然只能自己努力。

没多久,她就通过自己这些年的积累,顺利地不靠朝廷册封,成为了童生,之后更是在自身的努力之下,赶在结婚之前成为了秀才。

在这个世界,女人和男人之间文道修为的差距大,除了女人很少能得到教育,得到的教育也远不如男人教育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其实还是在于女人修炼比男人困难。

前面有说到过,这个世界的文道境界与科举体系融合为一了,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文道修行也间接的与人道气运融合为一。

彼此之间能够互相影响。

即便一些男人天赋一般,但是只要他能够通过科举成为童生,就能够得到一定的人道气运和皇朝气运的加持,还能进入文圣庙修炼。

这些情况叠加到一起,天资再差也能直接把他的修为推进到童生的境界,根本不需要靠自己突破。

相对应的,那就是所有靠自己突破童生,在参加童生试之前,秀才试之前,就已经成为童生或者秀才的那些人,便格外的受人追捧。

世人都称他们为天降童生。

天降秀才。

意味着他们天资不凡,以后的成就,绝不局限于进士翰林之流。

可是世上又有几人记得,她们这些女人根本没有资格参加科举。

她们的每一次突破。

都是靠的自己。

只是她们结婚生子后,就有了太多太多的事情缠身,根本无法像一些男的一样甩甩手,什么事都不管,她们得经营家庭,抚养子孙。

这些情况直接使得她们女性虽然有机会突破童生,秀才,乃至于举人进士,但是想要更进一步困难不已,除非有谁愿意终身不嫁,可她们就算自己愿意终身不嫁,父母也不愿意,朝廷法律更是不允许。

想要突破这些限制只有出家。

因此这世上为数不多的,几位达到翰林境界,乃至于大学士境界的女人,基本不是在佛门出家,就是在道门出家,只是她们出家后心性也略有变化,甚至于与人道本身产生了一定的隔阂,所以最多也就达到大学士境界,很难再有突破。

当然了,除此之外更多的女人根本没机会得到教育,再好的天资最终也难免溟然于众人,可能也是她们这些女人很难出现大儒贤人。

甚至于圣人之类的主要原因。

第2853章 人道世界无女圣(3)

结婚之后,原身虽然一直都有努力且积极的修炼,但是上面要应付公婆,下面要应付自己的丈夫,还得应付妯娌,管理家里资产铺子。

平日连读书的时间都得硬挤。

又哪还有多少时间修炼?

等到怀孕生子时。。

看书的时间都很难挤出来了。

所以自从结婚之后,原身的文道修为就基本没怎么进步过了,直到几个孩子长大了,大婚生子,这才重新有点时间,又花了不少年。

好不容易突破到所谓举人境。

不过人年纪大了,天赋,记忆力,思维逻辑之类的都跟不上年轻的时候,再加上孩子结婚生子后虽然会闲一点,但倒也不至于真的能闲到少女时那种无拘无束的程度。

所以突破举人境界之后,原身又花了十几年时间,直到前几日。

才有点可能突破进士的征兆。

要知道,原身这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她实在是有些担心自己继续拖下去,有生之年还有没有继续突破的机会,所以在一发觉有突破的征兆时,便立刻抓紧时间突破。

但是原身过去并没有突破进士的经验,也没有人教她,再加上还缺少科举体系中进士位格的保护。

以及略微有些急功近利。

所以最终可不就突破失败,文气失衡,跟走火入魔没什么区别。

而且本人还直接去世了。

在梳理完这些记忆的同时,乔木还顺利地从原身的记忆当中,获知到了一些基础的文道修行方法。

明白了如何修行。

以及这方世界的特殊之处。

就乔木自己理解来看,这个世界的文道修行应该分成两个阶段。

一个是上古年间至春秋。

还有一个就是春秋之后。

上古年间至春秋,总共出现了六个文圣人,而他们能够成就文圣人的根基,基本都在于对天地的阐述,伏羲的连山易是对天地自然道理的阐述,仓颉的完善文字,是对天地万物的阐述,成汤的归葬易是对连山易的延伸和扩展,核心主要在于对大地生发万物的一种阐述。

至于说姬昌的周易,毫无疑问是对连山归葬的再一次延伸扩展。

从八卦延伸至六十四卦。

将天地至理阐述的更为详细。

以阴阳衍生万物。

再之后的李聃,虽然写了道德三千言,但他证道的根基,不是在于后面阐述治国治民理念的德章。

而是在于最开始的道章。

他是靠道章里面阐述的宇宙万物的至理,从而得以证得文圣位。

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道圣位。

而最后的孔丘,他的圣位相对前者而言就有些取巧了,他只是总结了前人经验,学习并兼容,最后又借着大肆收徒,获取了人道气运和文道气运的加持,这才能成圣。

而且他也是唯一死后成圣的。

随着他的学说传播开来,获取了大量气运加持,这才最终成圣。

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乔木总结出的一个核心就是,这些所谓的文圣人,必须得对天地间的至理有一定的了解阐述,甚至于扩展。

只单纯的讲人讲治国之类的。

很难靠自身成为圣人。

就比如说后面的那些个诸子百家之流,他们写的那些文章,发表的见解,基本都已经不再去阐述天地至理,而是转而开始探讨人的人性,探讨治理国家的方法,这一情况无疑使得他们能够得到一定的人道加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的促使人道与文道融合,互为表里。

但是,却也带歪了后来者。

他们把文道当成了人道,只讲人,不再去阐述天地至理,或者说去参悟天地至理,所以后来再无文圣人出世,特别是随着科举出现之后,大多数人更是只知道走前人圣贤的路,很少有自我的创新等等。

这方面自然就更为衰败。

到如今,半圣都极为罕见了。

亚圣更是当朝未曾出过。

梳理完原身记忆,并且自己分析总结了一下的乔木,很快就有了想法:“按照我的分析看,只有阐述世界宇宙至理才能够成为文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