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命运的抉择(761)

作者: 黑色柳丁 阅读记录

“原来是吴将军啊。”李定国朗声一笑打招呼道。

不错,眼前这个白面将军正是吴三桂。身着一席帝国标准军装的他看上去意气风发,全然没有了当年被围困西安的晦气。这也难怪,征西之战是帝国立朝以来的头一场大战。能从数百名英勇善战的将领中脱颖而出,又怎能不让吴三桂觉得得意呢。不过得意归得意,在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之时,吴三桂还是极为恭敬的上前,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道:“帝国第十七师师长吴三桂前来报到!”

“吴将军你一路辛苦了。”李定国熟练的回了个军礼道。面对眼前的这位吴大将军,李定国此刻的心情其实是极其复杂的。当他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之时,吴三桂与关宁铁骑的名号就早已是如雷贯耳的了。年少的他还曾一度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偶像。但到后来一切都变了,山海关一战,吴三桂引满人入关,原本如日中天的闯王在一瞬间迅速崩溃。之后自己的义父也连连败退入了四川。中原大好半壁江山就此落入了满人的手中。因此在那段日子里李定国将吴三桂视做了头号国贼。认为如果没有他义军早已一统江山。当然而今的李定国却早已没有了这样的念头。在他看来当年就算吴三桂不放满人入关,自己的义父也会同闯王为争夺天下而大动干戈。天下依旧不会太平。真正让中原百姓享受太平盛世的是现在的女皇陛下。如果没有女皇陛下,自己现在或许还是一个贼而已。一想到这里,出于对女皇陛下信任,李定国对吴三桂也调整了心态。因为在他的心目当中,如果女皇信赖吴三桂,那自己也应该相信对他抱有信任。

与李定国一样,吴三桂面对着比自己足足小八岁的年轻上司同样也是百感交集。这不仅仅是因为李定国的流寇出身。同样也是出于对对方少年成名钦佩。正如李定国刚才所朗诵的那首《少年行》所抒发的那样,少年将军,英姿勃发。霍去病无疑是这个梦想的实现者,李定国也是。在崇祯五年,20岁的吴三桂荣升为游击将军时也认为自己实现了这个梦想。只不过这一切都已经成了随风往事,荣耀似乎也早已离他远去。不过老天爷终究还是再次给了他吴三桂一次机会,一次重拾荣誉的机会。一想到这里吴三桂的心头又再一次燃起了希望之火。仿佛又回到20岁的他跟着便向李定国开口询问道:“将军招属下前来,难道说朝廷就要出兵征剿准葛尔了吗?”

“吴将军你先别急。朝廷征剿准葛尔乃是迟早的事情。这次朝廷虽任命我为总,你为副,但在实际作战当中你我二人其实是各挑一边。而张大人现在还尚未到达康定。因此在正式的命令下达之前,我想先同将军通一下气。”面对比自己还要急的吴三桂,李定国坦然一笑道:“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哈密将是日后主攻的方向,不过吴将军你负责的蒙古一线同样重要。所以我想听一听你对这次作战有何看法?”

眼见李定国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吴三桂可不甘有半点儿的怠慢,却见他一个抱拳进言道:“回将军,末将以对付准葛尔一战应出奇不意、速战速决,方是上策!”

第148节 汇城头双雄论战术 伊犁城俄使夸海口

“回将军,末将以为此战当出奇不意、速战速决,才是上策!”

吴三桂的这句话无疑是说到李定国的心坎里去了。在得知自己被任命为西路军总指挥后,李定国便不止一次地在心中推演过相应的作战方案。此刻眼见吴三桂与自己想法相同,他当即便兴奋的点头道:“吴将军所言正合我意思。不错,西北之地向来荒凉,与中原之间的补给过于漫长,一但战事被拖延,粮草补给必然会出现短缺。这种情况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对朝廷来说都不会是个好兆头。如若能一举抓住敌军的主力,与其决战,伤其筋骨,甚至全歼其主力,那我军在西北的作战能如这大漠的平原一般一马平川了!”

“将军英明。面对面的会战,那些蒙古番子哪儿会是帝国的对手。卓特巴巴图尔的主力一旦被咱们抓着,就等于被阎王判了死期。”吴三桂一边恭维着李定国,一边又跟着婉转地把话锋一转道:“不过将军,话虽是如此,但西北广阔、人丁稀少,蒙古番子又极其擅长打游击。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大军想要着准葛尔的主力,并迫使其与咱们决战,就犹如用火枪打苍蝇一般困难。”

“恩,吴将军说得是。蒙古番子的战术向来以灵活著称,狡猾得简直就像泥鳅一样滑不留手。”李定国颇有感触的点头道。当年他在率领十五师转战于黑龙江地区时曾与蒙古人有过几次交手。虽然只是一些零散的小部落,并且在达斡尔人的帮助下很快就被平定了下来。但对方那种能战则战,不胜则走,作战风格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想到这里,再一看吴三桂那颇为自信的表情,李定国便笑着开口道:“瞧,吴将军的莫样,想必早就已经想出了对付那帮泥鳅的法子了吧。”

“将军过奖了,末将哪儿敢在将军您面前班门弄斧啊。”吴三桂一脸谦卑的低头道。

“吴将军,你不必太过拘谨。你我都是为朝廷效力的,有什么想法旦说无妨。定国向来都不习惯这种无关紧要的虚礼。”李定国爽快地摆了摆手道。显然吴三桂的这种前明官场作风,让他觉得不甚感冒。

眼见李定国如此一说,吴三桂自然也就不再多绕弯弯,当即便回头示意身后的参谋把随身带着的地图就地在城墙上铺开了。而那李定国也毫不介意自己的身份,跟着便蹲下来打量起铺在地上的地图来。就这样,这两个帝国将军当即便双双蹲在地图前面指点起了战局。

却听吴三桂果断地开口介绍道:“将军,正如地图上所示。我军的主力目前主要集中在武威与归化两路。其中西路的武威由将军您亲自统帅第十五步兵师与第十龙骑兵师,共计三万余人。东路的归化则由末将指挥,以第十七骑兵师为主力,并配有一个独立炮兵团,共计一万五千余人。这里是哈密,其东临干肃,北接蒙古,自古便被称作‘西域襟喉,中华拱衙’,乃是我军进入西域的东大门。亦是白山部阻击我军的头号桥头堡垒。不过由于此次黑山部的擅自行动,致使白山部加强了对哈密的布防,据悉此城目前驻有土兵一万余人。这里是乌鲁木齐是连接南疆北疆的重要枢纽。但是白山部此次为了加强对哈密的防御,从此城调走了不少守军,因此现在乌鲁木齐的防御并不是很严密。”

“那这里应该就是天山重镇伊犁了吧。”李定国指着地图上了一个小红点问道。

“是的,此城便是位于伊犁河畔的伊犁城了。它是西域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可以不无夸张的说,只有占据了伊犁,那朝廷大军的一只脚才算是真正跨进了天山的门槛。”吴三桂语重心长的说道。

上一篇:石缝花开 下一篇:美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