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命运的抉择(101)

作者: 黑色柳丁 阅读记录

让史可法感到欣慰的是清庭在六月发布了那封承认现在的朝廷是继统于明正统,表示各地仍属明之辖地的告文。“九酋”多尔衮在告文中表示:“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看来“联合北朝,共对流贼”还是很有希望的。

不知不觉间史可法等人已经来到了宫门前。虽然知道皇上不会那么早上朝,但为了粮饷的事他还是忍不住早早的来了。出乎意料的是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众位官员竟然已经等在了宫门前。下了马史可法不禁暗自纳闷难道出什么事了吗?

于是双方只在同僚立场上互相寒蝉了几句后值班的太监出来宣布众臣进宫见驾了。史可法顺势做了个请的姿势。马士英则客气道:“史督师,请。”于是两人一前一后的入了宫。

大殿上朱由崧精神抖擞的看着下面的众臣。比起几个月前在淮河边上的朱由崧现在的他显得精神多了也瘦了些。人逢喜事精神爽。从落魄淮河边到被搭救到碧云山庄再到如今坐在这大殿的龙椅上。朱由崧可谓是感触颇多。这也使得他在登基之后越发的放纵自己。此时身边的太监尖声尖气的宣布道:“有本起奏无本退朝。”

“万岁,臣有本奏。”马士英率先出列道。

“马爱卿请讲。”对于马士英朱由崧还是很感激的。当初兵部尚书史可法与高弘图等人密谋立潞王为帝。要不是马首辅的现在的自己也不会坐在这个皇位上。

“臣启万岁,大将军吴三桂已经借胡兵入关讨贼。胡兵既能杀贼,那便是为大明报了君父之仇。臣以为理应给予胡虏以义名。使其能名正言顺的关内讨贼。如今应以国仇为大。至于先前满人同大明的间隙也应既往不咎。趁机借助胡兵兵力之强,尽歼闯贼丑类。臣等已经备齐银币、敕书。着遣文武之人北上和谈。还请万岁圣裁。”马士英唠唠叨叨的说了那么多就只一个意思承认满清合法地位并派使者前去和谈。

“臣启万岁,臣认为此事不可。大明的江山是先辈们一寸一寸的打出来的怎么能如此轻易的就送与他人。而且向来开疆辟土都是靠武力夺取之,从未听说过靠求和能求到的。”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强烈反对道。

朱由崧并没有理会陈子龙。而向他的上司兵部尚书史可法问道:“史爱卿,以为如何?”

“回万岁,臣同马首辅的意见一致。”史可法面无表情道。

史可法的回答让以陈子龙为首的“少壮派”异常的失望。陈子龙再想反驳时史可法却继续说道:“然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胡兵趁势南下便有图我之心。不可不防啊。总兵刘良佐、高杰、刘泽清以及靖南伯黄得功的兵马系已南下。臣认为应以总兵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安,经理山东一路招讨事;总兵高杰辖徐、泗,驻泗州,经理开、归一路招讨事;总兵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招讨事;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招讨事。以上江北四镇会同宁南伯左良玉部组成江淮防线。以防闯贼和清兵南下。”

听着史可法说完了自己的江北防线部署朱由崧只觉得头昏脑涨。对于军事他可是一窍不通的。朱由崧下意识的看了马士英一眼希望他能给个提示。

马士英会意道:“史督师所言甚是。臣以为此刻应令闽粤等地驻军立即北上勤王。据问广州女参军孙露忠君爱国。率领众军民扫除贼寇,巾帼不让须眉。实乃国之栋梁。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际。臣以为此等能臣理应嘉奖收为国用。”

“哦,爱卿所说的可是香…哦,广东的那个女将军吗?”朱由崧差点儿说漏了嘴。马士英一再的提醒过他不得向外人提起香江商会的事。朱由崧也知道香江商会的重要性。有了广东军队的支持自己的皇位当然能坐的更稳些呢。于是朱由崧说道:“恩,如此能臣确实该嘉奖啊。”

看着马士英与皇帝一搭一唱史可法心中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个马瑶草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怎么又扯到什么女参军身上去了。不管怎样广东驻军的到来势必会打乱现在的部署。史可法当然希望军队越多越好。江北四镇虽然号称有几十万的人马。但在他看来二刘之兵皆“虚夸不中用”,惟有高杰部战斗力强。可是广东这样的边廷能调集多少兵马呢?战斗力怎样?现在朝堂之上党争就已经很厉害了。若是再波及到军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史可法插嘴道:“启禀万岁,广东地处偏远。来回恐不便。还请万岁三思。”

“哎咿,史督师此言差已。闽粤诸军以水军为主。从外海来江南花不了多少时间。再说广东府已经筹集了大批粮饷。不日即将到来。”马士英摆摆手道。

粮饷?史可法的眼睛亮了。目前他最缺的就是粮饷。要是有了粮饷的话…于是史可法再次保持了沉没。

见史可法不再反对。朱由崧整了整坐姿宣布道:“北上议和之事就交由马爱卿操办了。江北防线则由史爱卿全权负责。现升广东都司佥书孙露迁为广东总兵。着广东巡抚沈犹龙督师其即日北上勤王。”

第3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尤唱后廷花。”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南京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看着身边哗哗流淌着的秦淮河水沈廷扬的心情异常的沉重。出生在崇明岛的沈廷扬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对于大海他有着深深的眷恋。也就是因为这种感情。在明崇祯十二年,崇祯帝下诏议恢复海运事时。他毫不犹豫的诏上疏,建议从太仓浏河出海直抵天津。为此他进呈海运书和海程图,并自备船只,亲自试这条海运线路。结果大获成功。沈廷扬也被升任为受户部员外郎职。十五年,清军入侵,锦州告急,他又被加以郎中官职,至山东登莱,筹划海运粮饷,接济锦州明军。为此崇祯帝夸奖说:“居官尽如沈廷扬,天下何难治!”眼看着海运越来越受到重视。自己的“蓝色的梦”就要实现了。可谁知转眼间先帝爷就这么去了。恢复海运的事情也就此搁浅了。

五月初沈廷扬随着南逃的官员来到了南京。皇上下诏令他以原官督饷江北军,编练部下熟悉水道的水手。这让沈廷扬又看见了希望。可是事实却远没这么简单。现在南京内阁的党争远比北京来得厉害。上面忙着争权夺利。就连史督师都很难讨到粮饷。更何况是自己这些原本就不被重视的水军呢。再说成立水军的花费远大于陆上练团的花费。自己的折子当然是石沉大海了。想到这里沈廷扬不禁黯然神伤叹起气来。

“季明(沈廷扬的字)如此叹息所为何事啊?”

沈廷扬一回头却见史可法正笑呵呵的站在门口。他连忙行礼到:“见过史督师。”对于史可法沈廷扬可是十分崇敬的。一方面当年就是史可法保荐自己为光禄寺少卿,后又升太仆寺正卿兼户部事的。另一方面在他看来目前的南京内阁也只有史可法是在积极备战的。

上一篇:石缝花开 下一篇:美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