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娇媳妇(249)+番外

作者: 素昧平生v 阅读记录

“青水呀,咱普通老百姓咋能开工厂呢?工厂得是单位、是集体才能开的呀。”

叶青水把报纸掏了出来,给张红英看。配着叶青水详细的解读,报纸上粗浅的文字,即便是小学文化的张红英也能看得懂,她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不可思议地揉了揉眼睛。

“这下还真能开呀?”

叶青水用力地点了点头。

“你只管去找人手,工资待遇不会亏了她们。”

工厂听起来特别神奇,高大上,但是等张红英找到两个帮手,叶青水带她们到“工厂”巡视一遍后,张红英都要笑喷了。

这就是个小平房!

叶青水毫无芥蒂地耸了耸肩,“胖子不能一口吃成,等咱有钱了,肯定得买一条生产流水线回来。再盖一个阔气的工厂。”

在叶青水绵绵不绝的构想中,张红英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厂房后边还有员工福利房、图书馆、托儿所、小学?青水呀青水,你可想得太远了,先把刀买齐了再说吧!”

张红英听起来跟做梦似的,就他们在军属大院分到的那一室一厅的小房子还是丈夫洒热血挣出来的,现在能给工人分得了住房的都是有名气的大厂子,还得是熬到了一定年龄的。

普通人想分房子?做梦!

叶青水不觉得这有什么难实现的,现在不可能分得出房子,不代表以后不能。就之前畏畏缩缩地靠手艺挣点钱,每个月都能达到三四百块的收入。

现在壮起胆子挣钱,跟着政策走,还愁没有房子?

叶青水掏出了钱,淡定地配齐了刀具。“腊肠厂”的配件齐活了,明天去办好手续就能光明正大地卖腊肠了。

第107章

张红英找来了两个帮手,虽然说她是给叶青水找帮手,但也是叶青水卖人情给她。

在叶青水这儿干活,每个月的工资有保障,张红英帮忙干了大半年,家里焕然一新,连家具都换了套新的。张红英要想找两个吃苦耐劳的人,闭着眼都能找得着。

很快,叶青水看到了两个新的帮工,其中一个叫梁金,年纪四十上下,包着头巾、收拾得干干净净。她的丈夫跟张红英的丈夫是同事。

另外一个是十七八的姑娘,嘴巴跟抹了油似的,名叫赵小玲。

谢奶奶从叶妈那儿得知孙媳妇要开“厂子”,也吓了一跳。

叶青水为了办厂子的各种手续,跑了好几天。

谢奶奶戳着她的额头,咕哝道:

“难怪辰辰和光光这阵子委屈巴巴的,小脸都瘦了,原来是你这个当妈忙得脚不沾地。你想办厂子是件好事,不过也得注意学习。”

谢奶奶问清了情况之后,给叶青水介绍了一个老朋友。

谢奶奶的老朋友正好是干这个的,仅仅三天叶青水的各类执照、手续全都办齐了。

叶青水把它命名为“辰光香肠厂”。

张红英琢磨着这个名字,“辰辰和光光的名字拿来取名,听起来倒是挺气派的。”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腊肠卖出去。

以前在军属大院里是靠口碑拉来的客源,现在放开膀子干了,每天做那么多腊肠能卖得出去?

销路这点,叶青水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开厂子之后,叶青水并没有急着让人做香肠,而是把三个员工集到一块,细化分工。

原本那一套做腊肠的方法,叶青水也丢弃不用了。

她重新教了一套方法,原本简单的十几个步骤的做法,升级成三十多个步骤、每一步都分得仔仔细细,力求味道更好、质量更有保证。

这样做出来的叫辰光香肠。

别说熟练工张红英,就算是金姐和赵小玲都被折腾得够呛。

一个星期后,“辰光”开始做香肠,生产出了三百斤。叶青水跟张红英拿了一部分到大学门口零售。

大学生消息灵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完没过多久,学校外边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小摊子。

个体户来摆摊子,倒没啥好埋汰的。堂堂一个大学生来摆摊子,就有些新奇了。

香肠摊子便摆在了京大的门口,叶青水的舍友们碰到了这个小摊子都惊呆了。

饶是贫穷如来自农村的潘丽娟,也掏出了节省下来的十块钱买了香肠。余诗、任盈盈也围在摊子前,买了好几袋。

“青水,你加油,尽管干!”潘丽娟说。

要是赚不到生活费,叶青水会不会辍学回家务农?越往下深想,潘丽娟甚至都准备掏出下个月的生活费,拿来支援舍友。

在潘丽娟眼里,叶青水此时俨然已经成了挣不到钱就要回乡下种田的可怜女学生。

余诗看着叶青水的目光都有些复杂了。

上一篇:媚爱如蜜(快穿) 下一篇:仙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