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阀治世(62)

作者: 菜鸟如林 阅读记录

若是他拿不出高人一等的能力,营长这个职务估计得换人。

赵岩也重点教苏步恒,毕竟培养出一个能上轨道的人,他就能从炮兵营的训练中抽出身来。

火炮正源源不断的生产了出来,到了九月,75毫米野战炮已经装备了一百多门,这种75野战炮有效射程虽然只有1200米左右,但却能把炮弹打出2000米,最大仰角35度。

榴弹在1200米内才有攻坚能力,但发射的榴弹在2000米内却有对敌杀伤能力,是一种不错的野战炮。

火炮实验室进过了一个多月的实验,确定出了一种260斤的75毫米榴弹炮,倍径只有13倍,管长0.97米,装药量也少了将近一半,对防御工事的有效射程只有300米,最大射程1200米。

这种75毫米野战榴弹炮的主要作用就是发射榴弹杀伤1200米内的敌军,最大仰角65度,重量比75米野战加农炮轻了一半。

首先榴弹炮的重量本身就比加农炮要轻,再则这种款榴弹炮牺牲了射程,重量才降低到260斤。

260斤的重量,一匹马就能拉着走了。

这种榴弹炮主要装备步兵营炮兵,而炮兵营的火炮主要装备75毫米野战加农炮,另外还需要装备一些口径再大一些的攻城炮。

每们火炮都配备马匹牵拉,对机动性的要求就是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同时这种轻便的野战榴弹炮,可以装备到骑炮营,虽然说炮兵营也有马,但炮兵营的主要任务是超远程杀伤和攻坚,配备的火炮较重,所以机动性更低。

骑炮营装备这种轻便的火炮,主要的作用就是火力支援,杀伤敌军,机动性会更强。骑炮营目前还没有组建,也不是那么急迫。

野战炮的制式确定了下来,火炮实验室的主要研发方向变成了榴弹引爆引信,以及中、重型攻城炮的研究。

这种75毫米火炮的榴弹,杀伤直径在八米左右。

榴弹关键的就是爆炸时间,若是打到几百米的高空中爆炸,那肯定炸不到人。后世的榴弹技术是触地爆炸,这年代还没那么强大的技术,只能用引信定时爆炸。

所以要与火炮型号、距离相对应,设计出爆炸时间不同的榴弹,配合炮兵对这些数据的熟悉程度,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杀伤力。

中、重型攻城炮的作用主要是城防、攻城,以及海军使用。

火炮实验室经常发生火炮炸膛事件,不过有安全导火索在,人都提前跑远远的了,火炮研究非常方便。

这个年代的火炮实验非常困难,主要是没有安全导火索,所以新型火炮涌现速度不是那么快。

而赵岩的火炮实验室,用上了铁模铸炮技术,加上安全导火索,几乎每天都有新型火炮实验出来,然后记录下各种数据,继续研究新型火炮……

第三卷 :聚敛天下 第九章 :丰收、粮行

第九章:丰收、粮行

艳阳高照,农田中的小麦已经变得金黄,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八月半,地里的小麦已经到了收成的时候了。

赵岩也从炮兵营中抽身而出,两个月的训练,基本上他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都倒了出去,脑子里实在是没货了。

今后的训练只能炮兵营自己摸索了,训练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两个月不断发射着教练弹,游隙值已经降低到了二十六分之一,炮兵也初步掌握了榴弹的发射,什么距离用几秒爆炸的榴弹都死记硬背了下去。

一万五千多名士兵都听下手头的训练,到田间地头忙帮收购春小麦,还有一部分则去帮助那些新招来的流民秋播。

“原本计划招募十万青壮,不过现在还有一万多的缺额,总人口达到三十二万人。”唐正泽报告了流民的招募情况。

原本计划在秋播前招募到十万名青壮,不过到目前只招募到九万。

“实际屯田人数有多少?”赵岩问道。

“实际屯田人数二十一万人,剩余十一万人中有五万多名妇女,两万多名孩子,还有四万老人。”唐正泽翻开账本报告道。

那些未分配到地里屯田的,都是家庭破碎的妇女,以及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

“找些媒婆把那五万名妇女嫁出去。”

“已经安排了。”唐正泽点头道,这程序还是比较上轨道的。

“那些老人,让他们平时养些鸡鸭猪羊,安排些不太重的活,实在干不动的就养着。那些孤儿,嗯!我们收拢了多少孤儿?”赵岩问道。

“已经有三万两千人,男童两万零三百人,女童一万一千七百人。”

一到灾荒,首先被抛弃的就是儿童。若是受灾严重了,说不定会把孩子杀来吃。

“文龙,你去宣传一下,让人去领养这些孩子。”赵岩对张步云说道,张步云点头应道:“明白。”

“看来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要尽早解决啊!”赵岩叹了一声,师资力量还不够。媛儿目前学得也很认真,当老师估计是没问题了,可以办个女子学校让她去教。

“主公不如先成立一个书院,专门培养师资,然后把学堂规模慢慢扩大。”刘衡建议道。

“嗯!一会仲平你去落实。”

赵岩带着人行到地头,让人挖开一块红薯地。他关心的还是这红薯的产量,只要有足够的红薯,就能在这生产荒废的乱世活人,不至于损耗了太多元气。

挖了一小块地,拿到秤上一秤,又算了一下,一亩产量大概2000多斤,离后世的亩产万斤相差甚远。

又挖了几块地,亩产最高的不过5000斤,不过极少。最低的不过1500斤。

现在离霜降还有一段时间,产量还能提一些,不过顶天也就再长一个多月,产量最多也就高个两三百斤。

平均值大概在3000斤左右。

显然还是品种问题,红薯也是有品种之分的。不过有这个产量也已经不错了,就算是最低的1500斤,也比小麦的产量高出了四五倍,看来那些农家肥没白下。

开春种下了大概十万亩红薯,按照3000斤的平均值来算,也有15万吨红薯收获,这个数值可能有些出入,不过一般不会差到哪去,足够养活五十多万人一年时间了。如此多的红薯产出,赵岩连忙让人扩大地窖,以便储藏这些红薯。

春小麦亩产也就一石超过一些,在200斤到300斤之间,这么低的产量几乎不会出现小麦倒伏的现象。

这样的产量在当代也能算是丰收了,北方的小麦亩产都在一石左右。

唐贤明带着县衙的主簿和十几个衙役已经来统计田亩了,统计之后给赵岩报了个五千两的税银。

赵岩很爽快的把银子交了,唐正泽见赵岩交了银子,对赵岩问道:“大人,这些费用要不要摊到地租里去?”

“不用,地租就按照三麦九薯的比例收吧!”赵岩说道,“另外要卖粮的,以公道价钱收。”

“公道……呃……”唐正泽一时不知道多少才是公道的价钱。

“就是卖了,我们卖出去还能赚一笔的价钱,每石小麦利润控制在一两银子即可,红薯每石收二钱银子。”赵岩说道。

赵岩定下了地租的收取方式,那些屯民听了都欢天喜地。

每户都分到了50亩地,其中一半中了小麦。今年每户产出的小麦都在30石左右,交掉三成,还剩下20石左右。

红薯交掉九成,按照唐正泽给出平均值来算,还有40石。一年下来竟然收了60石粮食。

往年当佃户,一年下来能有个十多石粮食就不错了。把40石红薯卖了,虽然每石只有二钱银子,但也有8两银子啊!那些小麦就留着自己吃好了。

再加上今年乡勇大比时领到的赏银,一年也有十多两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对于处于社会上层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能分摊到每个佃户身上,那就天下仅有,主要还是粮食产量增加了许多倍。

若是去年种红薯时没有把底肥施足,今年也不可能收上这么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