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胡同养娃记(41)

黄金贵的时候一窝蜂去炒黄金,等到大家都入市了,金价暴跌。

房子贵的时候都去炒房,不过范晓娟等到死的那天,房价还没跌。

会不会跌,谁也说不好。

但是真理永远不会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里,要不怎么说有钱人的占比,不到百分之五呢。

要不是活过一次,吃过一次亏,只要说起来搞房子,范晓娟肯定是举起双手双脚的赞成支持,经济是在飞速发展,但这会儿东莞好的行业不是房地产啊,而是制造业。

得恭喜他小姨,几年以后可以喜提个破产记录。

这也算人生之中很特别的体验嘛,不知道多少人一辈子都没破过产呢。

范晓娟放下手里的活,往他对面一坐:“买房,咱们就自己买。”

韩江手里头也停下来了:“买房?”

韩星辰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异常兴奋的问:“买什么啊,咱们又要买什么好东西?”

“说煮粥的事情呢,等会儿你可得多喝一点。”女儿不太喜欢吃这种汤汤水水的东西,但是只要孩子多,就能干的呼呼的。

“我能去玲玲家喝吗?”人多吃饭香。

“你自己带上粥,再去人家家里,别去别人家要东西吃知道不?”胡家那里也是鸡飞狗跳的,范晓娟想了想就说。

今天的韩星辰也太乖了,米饭也是乖乖吃的。

这几天都是这样,吃完饭还去门口量身高,她个子小,在班上都是最矮的那一批,范晓娟觉得八成是遗传了自己的基因,她小时候个子也不高,到初三的时候才蹿上来。

就在韩江以为这个话题揭过的时候,范晓娟又开了口:“我说买,咱们自己买,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以后得有个自己的房子,院子门一关,就是咱们自己的地方。”

韩江差点没喷出来。

买胡同里的房子?

这年头几乎没人愿意买胡同,这里面的房子破破旧旧的,买下来一笔钱,翻修又是一笔,相当于两项支出。

更别提有些邻居,掐准了你想把院子都盘下来的心里,卖得还不便宜。

就说王奶奶家那个户型两间房,加起来三十平米多一点,按照集资建房两百块一平方,也不过是六千块,可卖出去的市价,就要到上万。

他们买这里的时候才花了七千块!

商品房另说,按照韩江的说法,只要等下去,单位迟早要集资建房。

一套房子七八十平米,才一万多,翻新下来说不定比房子还贵。

当初要不是错过了集资建房,他干嘛要在这里买房子?

韩江认认真真的跟范晓娟讲道理,指着自家那墙壁说:“这屋子,砖瓦都是明清时期的吧。”

范晓娟纠正:“这叫历史底蕴。”

“多少钱?”

“我打听了一下,王奶奶开价一万二。”

韩江一头磕在桌子上。

当男人真难呐,打一个全国冠军奖金才发几千块钱,可人人都能拿冠军吗?

这要是换算成平米价格,得有四百多了吧。

还别说,外头的商品房都上千了,可那能一样吗,商品房走楼梯,通风也好阳台的隔热做的是两层,还通暖气,楼上楼下都有蹲厕,连倒夜香都省了。

这年头谁不想出去住?

便利真的是楼房便利,可多少年以后就能见到真章。

现在京市还没有开启大规模的拆迁,盖在二环里的商品房少之又少,按照房地产的理论来说,房子看什么,还得看地段。

现在单位的集资房都往三四环边上靠了,上班位置也不方便啊。

范晓娟耐心同他讲:“王奶奶这房子人家也没说一定要卖,人也是看着年纪大了,在这里住着不方便,所以就顺口一提。”

她得让韩江知道,这房子是稀缺资源,买了就是赚了。

韩江鼻孔里面出气:“这么贵,也真敢想。”

范晓娟继续说:“你就惦记着单位分房,可你们单位分房子有准头吗,你知道为什么亲戚们借钱都来找咱们吗,就是吃准了咱们钱没花出去,疯狂找咱们借钱。

钱,是一毛也别想从我这里拿走,王奶奶这房子咱们先拿下,万一你单位分房,咱们再买不是。”

存定期拿利息她都拒绝,亲戚们借钱都是没利息的。

九十年代初韩江给一个同事借了八百,过了三十年他们回国时候才还,还是还八百,这钱还不如白送你得了。

韩江差点没一脑袋磕桌子上:“都买,咱哪来的那么多钱?”

他努力在外面接私活,还不是因为钱不好赚嘛,范晓娟他们单位一天天的,连工资都要贷款发了,这要是哪天断了炊火也不是不可能的。

“贷款,借,满世界的人都想借钱,咱怎么就不能找人借钱了?”

“人银行能随随便便给你借钱?”韩老财这概念还是改不过来,他就不喜欢贷款。

“那找朋友借,你那个朋友小金,不是说铁哥们嘛。”说起小金就来气,借八百的那主就是他。

“你这——”

“为啥,关系铁,就看借钱能不能借,不借咱以后就不跟他玩了。”

“……”

前世两人回来探亲,就经过京市,零五年的京市,房价三四千的地方遍地都是,那会儿首付低,贷款也容易,两成首付就能拿下房子来,人银行利率还打七折,随便放款都不要求什么资质!

范晓娟蠢蠢欲动,就说买一套,万一以后回来了要住呢。

结果让韩江犹豫了一下,又算了手里的现金流,当时手里也就十来万人民币,这得贷款。

贷款是多可怕的事啊,分期二十年还完。

二十年以后两人都老成啥样了,而且贷款个三十万,利息都有二十万,他觉得很不划算,这事儿两人争执不休,以韩江全胜告终。

当时韩江还信誓旦旦,说再过两年,中餐馆经营上来了,到时候咱们拎着全款回来买。

刚好国内那会儿有个朋友要买房,许了高额的利息,这钱就借给他了。

韩江当时还唏嘘,借了那么多钱,这人以后还能能笑得出来?

可后来怎样了,再过了几年回来,京市的房子都上万了。

他辛辛苦苦的存了三四年的钱,在同样的地段,只能买一套同样大的房子,贷款从原来的三十万要变成七十万,那哥们还他钱的时候笑的比花还灿烂,给了高额的利息还额外送了一盒燕窝。

可范晓娟气的,吃龙肉都高兴不起来。

这样一对比,就更觉得不值,还不如几年前三千块买呢。

韩江当时还振振有词,一万块一平米,就那么小一个鸽子笼要上百万块,老百姓谁能挣到上百万啊,全家得搭进去几十年,银行贷款就是要套住每个人到死,六七十万的贷款啊,我要还到头发花白都换不完。

国家都说了房子只住不炒,你看看现在的泡沫经济,跟当年的东京大泡沫有的一拼,这房子哪能值那么多钱,都是炒作,你再看看九几年的东莞海南,那会儿跳楼的人还少吗,天台盖得那么高,都是给那些下饺子的人准备的,不用两年,这些房子准跌回三千,到时候我给你买别墅。

上一篇:九州·斛珠夫人 下一篇:七零错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