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胡同养娃记(338)

许燕呆了。

她还以为陈冰对她不满意呢,结果还没出月子就跟她说涨工资。

换做性子滑头些的,说不定真的觉得雇主钱多,以后要提更多的要求,如果是这种,范晓娟就不会主动提,要等她自己提,感受到涨工资的不易,才不会资深出来更多的贪念。

但是许燕不一样,她第一次从农村走出来,面临着刚刚融入城市生活的各种不易。

这个时候有人鼓励她一下,她瞬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激动的不得了。

“没有没有,我干的不累,这活又不用晒太阳,也不用干啥重活,累个啥。”陈冰要她带,那是肯定她,那她就要更好的去学,争取干的更好让陈冰刮目相看。

“那就好,其实你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范晓娟轻声细语的说。

“提高,干家务活也能提高呢?”许燕就不懂了。

“那当然了,同样是干家务活,也是有技术含量的,这带孩子带的好的就跟带的不好的待遇不一样,做饭做的好吃的,就跟做的不好的待遇不同,这干活仔细的,就跟干活毛躁的收入不同,都是当保姆,有人能干得很好,那有人就总只跟人比工资,可你干的越好,待遇也会慢慢提上去。”范晓娟讲话的声音大,一向都是快人快语。

许燕干了一辈子的家务,给家里操持了一辈子,还没人跟她说过这种话。

不过,范晓娟讲的也很有道理。

她决定在这里好好干下去,多学点东西。

第171章

陈冰生产完,范晓娟心里头一块大石也落了下来。

许燕这刚进城的忐忑不安也逐渐放了下来,在陈冰那里干的也稳定下来,孩子一天一个样,每天不是吃就是睡,白天能玩几个小时,夜里也就不闹腾,有时候似乎是知道姑姑他们过来,当着范晓娟的面要象征性的哭几声。

有秦星辰在,就不哭了。

眼睛滴流滴流的盯着姐姐看。

许燕跟她们说,小孩儿就喜欢找大孩儿玩,秦星辰就是小当当眼里的大孩儿。

当当——是秦星辰跟小宝儿起的小名儿。

秦星辰现在除了跟爸爸练球,更多的就是愿意去舅舅那里看小弟弟。

听说陈冰生了,姥姥本来要过来的,临走之前得了一场感冒,害怕过了病气给孩子,说是要等感冒好了再过来。

范晓军担心姥姥,也要跟着来。

有范晓军开车,这一路上兄妹两个就有的话聊了,这段时间开始村里变化也好大,附近开始建工业园,规划图里面把好多原本农用的地都征收了。

范晓娟琢磨着,怎么着都不该这么早轮到她家里征收吧。

她记得,上辈子家里被征收,是千禧年以后的事情了,她还指望着收多几年房租,等到地皮值钱以后再发一批拆迁财呢。

范晓军忙,从房子盖好以后就没回来过,进到村子附近,连车都不会开了。

范晓娟还得给他指路。

范晓军从小就在这片长大,对这里很有感情,看着工业园一片片的起来,唏嘘道:“这附近,我记得以前都种着麦子。”

还麦子,您这记性真要往回掰三十年了。

范晓娟十分无语的说:“咱两上回回来,就是送姥姥那次,这里就开始拆啦,附近基本上都没啥农田了。”

范晓军感慨:“变化这么大。”

范晓娟也说:“可不是么,你再不来以后真不知道路要怎么走了。”

范晓军无情的:“你这是在向我抗议?”

范晓娟:“嘿,你想多了,我哪敢啊。”

范晓军:“你瞅瞅,咱们以后有钱了,也去买高楼。”沿路过来见着好多楼房呐。

现在人可真不流行住胡同,可多年以后,物以稀为贵的时候,小院就是稀有物,再说了,范晓娟自己有一块地方,家里又通着暖,除了旱厕让人不大舒服以外,她还真不知道楼房有什么好的。

“再说吧。”

“嗨你这——”

“我不是没钱嘛,我又没有家产可以继承,您说是不?”这两年来,范晓娟不是在挣钱,就是在挣钱的路上了,当下又没有按揭贷款一说,买房靠的是硬实力,那是要全款付清的,她愿意买胡同里头么,不是所有的胡同里头都是四合院呐。

他两路过自己盖的小楼。

范家兄妹盖的这六层小楼,应该是这一块最招人眼的了,没有租出去的房子都不多了。

范大舅干的乐呵乐呵的,今天刚给绿化带修剪了月季枝子,又给旁边扦插了一些过去,也不知道养不养得活,先试试看。

小楼下面的自行车棚已经停满了,说明人真的很多。

平地里,范大舅还给装上了几组椅子,有规律的铺在院子里,范晓娟看见楼下有一处商铺已经被租出去了,里头是个卖面的。

她这里商铺的租金也比市区便宜。

范大舅看见车停下,乐呵呵的跑过来:“晓军,你怎么有空过来。”

范晓军惭愧,下了车,把路上买来的饮料给大舅:“我这忙着……请您吃红鸡蛋呢。”

“听说陈冰生了,生了个儿子啊,好样的。”范大舅是真心替外甥高兴,想当年那个沉默的小少年,也长大了,成家立业,这是让长辈最心生安慰的。

“您吃鸡蛋。”

范晓娟翻了个并不存在的白眼,心说真不会讲话。

两兄妹这回过来,主要是看缺不缺啥。

大舅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客气,有啥需要的也不说,范晓娟只能自己看看,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说。

范大舅寒暄了一阵,就开始工作汇报:“瞧瞧,商铺也租出去一间了,我跟人说这租商铺签一年免一个月租金,签两年免两个月,马上就有个家属说想干,签了两年。”

“生意怎样?”几个人一边说,一边往里走。

“好着呢,这附近独一份的生意,外面儿租房的也来这边吃,光咱们这里,就住了好几百号人,我看着还行,你瞧瞧你周围,都是盖好了出租的。”范大舅兴致勃勃。

范大舅的房子也在这附近,以后也能沾着这一片的光,等这边商业起来了,方便了,租房的人也都愿意往热闹的地方租啊。

范晓娟走进去看,小馆子生意确实不错,卖的就是普通的面条、馄饨、炒房,都是挺家常的玩意儿,这边学生吃惯了食堂,很少有人愿意开火。

租金也不贵,一般人都能承受的价格。

“大舅,你也留意着,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干晚班,找个晚班替班的吧。”范晓娟说。

“用不着用不着,我晚上歇在这里就成。”长辈就是喜欢给晚辈省钱。

“那怎么成。”范晓娟说:“这里不比家里方便。”

“这哪不方便了,该有的都有,住户也都是客客气气的,我在这就没当干活,轻松的很呐,你看那津津,她妈妈从老家过来还给我带了大葱呢。”

津津是那天跑来租房的女大学生,也是今年毕业的,就在附近的产业园区上班,她房子租好了以后,妈妈也跟着过来,母女两个住在一起。

上一篇:九州·斛珠夫人 下一篇:七零错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