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读书人(60)

陈慎之穿戴整齐,洗了脸,从柴舍中走出来,便看到外面乌央乌央的人群,儒生们列队整齐,翘首以盼,似乎在等待着甚么人。

而儒生们的对侧,还列着一队,穿着与儒生不太一样,两列没有言辞交流,亦没有动作交流,看起来泾渭分明,势同水火。

陈慎之难得有些好奇,低声道:“那队是……”

嬴政了然的道:“是法家的学士。”

这么一说,陈慎之便明白了,原是如此。

泰山封禅不只是邀请了儒家学者,还有很多法家学者也一同前来参加这旷世盛典。就泰山封禅的流程问题,法家和儒家也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最后的结果,也便是今天,儒家的学者获胜了,封禅大典采取了儒家学者推崇的章程。

先秦百家争鸣,不只是儒家和法家,还有许许多多的流派,在这些流派中,最突出的便是法家与儒家。渗透到大秦的朝廷之中,法家与儒家代表的,再也不仅仅是学派问题,而是朝廷的派系问题。

甚么事情一旦和利益挂钩,便会变得复杂起来,就犹如眼下的封禅大典。

法家、儒家的学者各站一列,都在翘首期盼。很快,黑甲士兵纷纷排开,让出一条路来,在众人瞩目之中,一个身材高挑的中年男子缓缓走来。

他身穿大秦官袍,头戴官帽,看模样并不年轻,但形容俊美得体,岁月丝毫不曾在他的面容上留下造次,唇边淡淡的纹路平添了一股文雅之气。

男子举手投足贵气端重,透露着持重老成之感。他一走来,法家学士们眼中流露出欢愉之色,分分作礼。

嬴政站在后排,但也看的清清楚楚,对陈慎之低声耳语:“李斯。”

原此人便是李斯,还以为李斯会是一个更加严苛之人,但乍一看上文雅俊美,和严苛根本占不着一点子边际。

李斯身居廷尉一职,他虽是儒学大拿荀卿的徒弟,但以法学侍奉秦皇,乃是后世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法家学士看到李斯来了,仿佛看了领头羊,崇拜、崇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儒家学士们看到李斯,有些人露出不耻的神色,毕竟李斯乃是荀卿的徒弟,放着好好的儒家不推广,却改投了法家,这成何体统?但李斯的地位身份在这里,学者们也不敢造次。

很快,便听到人群中一阵喧哗,还不等看到人影,已然听到了笑声,有人亦朝这面儿走来,黑甲武士再次排开一条路。

一身丞相官服,百官之长,不看样貌,单看那衣着,便知来者何人。自然是大秦第一位丞相——王绾。

王绾形容不见得多俊美,但温柔和善,一路走来并未有李斯那般持重,反而笑眯眯的,看起来十分好相与,完全没有丞相的架子。

王绾大步走来,这回轮到儒家学者们欢心了,纷纷朝王绾作礼。

李斯也与王绾作礼,道:“丞相。”

王绾乃是大秦第一任丞相,李斯则是大秦第一任廷尉,二人均是身居高位,万人之上;李斯出身贫苦,起自平民,王绾出身贵胄,高居然上;李斯主张法学,王绾主张儒家思想,二人可谓是镜像的对立面。

但很少有人知晓,其实李斯能有如今的地位,还是多亏了王绾的举荐,二人私底下,其实颇有私交。

王绾回礼,道:“吉时在即,廷尉,登山罢。”

羣臣到齐,准备登山,队伍中未有一兵一卒,但仍然浩浩荡荡,光是百官便仿佛川流不息的河水,蔓延在泰山的小径之上,绵延不断。

泰山的山顶早早设下祭坛,祭坛宏伟,巨石奠基,上设青铜长案,摆放各种祭祀品。

羣臣来到山顶,各位列位,丞相王绾亲自主持大典,端正站定,恭恭敬敬的敬拜天地,随即朗声道:“今以大秦之功,登封报天,治理群生,天命为皇!请陛下登封——”

王绾念罢,恭敬垂手,压低头颅,静等着封禅大典的主角,也就是受命于天的秦皇出现。

然……

四周静悄悄的,毫无声息,冷风吹动泰山之巅的草木,只能听得「簌簌窸窸」之声。

王绾眉心微蹙,提高了声音,重新朗声道:“请陛下登封——”

还是没有一丝半点的动静。

“怎么回事?”人群中传出窃窃私语之声。

“陛下怎么还不出现?”

“怕不是横生了甚么状况?”

“不应该啊,封禅大典,如何隆重,陛下怎么的还不出现?”

丞相王绾终于抬起头来,再次提高声音:“请陛下!”

他朗声三次,嬴政始终没有出现。

人群中窃窃私语的声音更大了:“看来陛下也不满儒生独大的场面。”

“你这话甚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