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61)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就这样,短短三个月,就聚集了不下三千的达利特。德里周围土地不够,没关系,分拨一部分给各地的指挥佥事、千户、百户,同时让他们继续招人耕种。

景泰省的气候和中原大不一样,二十四节气派不上用场。这里有三个季节:旱季(3~5月)、雨季(6~10月)、凉季(11~次年2月)。

气候不一样,耕种方式也就不一样。雨季是播种及收获的季节,而旱季则由于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尽管见识过华北平原和东北大平原的广阔,但印度河——恒河平原的辽阔无垠还是让沐琮瞠目;尤其这里土质极其肥沃,只要稍加用心,并进行适当的水利建设,在可预见的未来,就可以超越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产地。

经过这样的辛劳,建极十八年,明朝在景泰省取得了大丰收,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尽管还有相当多数的土地集中在寺庙僧人手中,但有大量自耕农缴纳的税赋,再加官军自己屯田的收获,不仅能满足全部军需,还能剩下不少。

头一遭收获时,因为对当地出产没有明确的认知,加上当地没有建设仓储的习惯,官军也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致于收获的时候大堆的粮食没地方存放,只能露天放着;当时偏巧又下雨,大批粮食很快发霉发芽,没奈何,只好捡着能种的又种了下去。

有了这次教训,水利工程先不忙着上马,好歹先把粮食仓库修好;否则大批变质的米麦被抛弃,是要被天打雷劈的!

本来以为是被发配边疆,没想到真的是个好地方,将士们都兴奋起来。

沐琮号令严明,因此大家老老实实的开始投入紧张的生产和操练。

九月初八,翰林院侍讲章懋带来了朝廷的旨意;跟在他身后的,是新任的景泰三司衙门以及各级政府官员和浩浩千帆。

跪在地上听完圣旨,沐琮率领三军将士和官员们三呼万岁,表示将尽忠职守。

他起身长长地舒了口气——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水平还是中央比较高。

有了总督的身份,有了三章约法,他就可以正大光明名正言顺地办很多事情。

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

约法三章出台之初,其实把它当回事的人不多。

从中原来的官员士兵要遵守内地的律法,而且军纪官纪显然严于国法,因此实在用不上。

景泰省上上下下的土著也普遍不当回事。这三句话很简单,但是想要传达到各地,是有难度的——虽然现在明朝能够统治的也就恒河流域,但要命的是语言不通。不仅明朝和当地人语言不通,甚至当地人本身也是语言不通。迄今为止,还没有谁能够完全将印度半岛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即便是最强盛的孔雀帝国时代,也只是统一了大部分的印度半岛。各地都使用着不同的文字,说着不同语言,信奉着不同的神灵,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政策估计也就德里附近能够传达到,还不能保证大部分人都能听懂。

沐琮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秦始皇的伟大。

但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方也不是一条心,可以分而治之。

只是婆罗门们从来是特权阶层,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还有什么国法约法能管束到自己;刹帝利们被割了两轮,沐琮忌惮婆罗门,对他们可没什么耐心;雅利安人反倒是也很平静,反正就是纳税,哪家当皇帝都得纳税,现在交流不便,还用原来的税;首陀罗绝们也很老实,不关咱们的事。

有句话叫“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放在治国理政方面未尝不可。

不破不立,但是这破的过程,肯定是人头滚滚。

广泛宣传确切地说是自说自话了三个月,建极十九年正月初一,正式开始推行。

很快,出事了。

这是废话,这么大的地方,这么悠久的历史传承,怎么可能说变就变。

就在当天清早,就在沐琮的眼皮子底下。

既然已经成了景泰省,印度教什么的可以继续信,但中国的规矩还要遵守。

正月初一,一年的第一天,朝廷要举行大朝会,各地官民百姓则要聚集在当地衙门口,向着北京的方向,给皇帝磕头。

刚征服这里,沐琮自然格外重视这个仪式,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部署,全省上下统一行动。为了壮大声势,当天特地在恒河边上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还邀请了婆罗门的僧侣们参加。

当天恒河两岸官员将士跪了一地,高呼太后万安,皇帝万岁,大明万岁。

朝贺之后,沐琮正式宣布:“从即日起,执行约法三章,任何人不得违背,否则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