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662)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尚德死后,金丸被明朝彻底否定,先朝王室以及地方不服的自然会更加闹腾,短短三年之间,远弥计赤蜂、久米岛、具志川、那国岛、宫古岛、八重山群岛、奄美群岛的按司势力相继起事,金丸自顾不暇,无法应对。

汪舜华在过年前得到琉球全域平定的消息,很是高兴。

琉球的事情已经闹腾了几年,到现在才解决,只是因为以孝治天下,孝期不能动兵。

自然,期间琉球的归属已经定下来了。

商辂等人还在提议:“琉球得之无用,不如还是扶立新主。”

但张懋看到汪舜华的脸色,敏感觉察到丈母娘并不想放弃这片地方。

于是他站出来,说:“琉球虽然不产粮食,但是自来倾慕中国文化,只是因为国王无德,连续三代在继位的问题上出现问题,以至于民不聊生,朝廷有义务帮助他们。”

确实是连续三代。

琉球国第五代国王尚金福死后,世子志鲁和王弟布里为了争夺王位,竟然大战了一场。战乱中首里城被烧毁,志鲁、布里两伤俱绝,后来尚金福的弟弟尚泰久继位;他死后,三儿子尚德抢了哥哥金桥王子的王位,后来被杀;真儿子被杀了,跑出来一个假儿子,现在也被朝廷干掉了。

张懋是勋贵的头羊,他一出头,别人也就跟上了。

似乎拿错了剧本,儒生在谈利益,勋贵在谈道义。

很有趣。

第285章 琉球府(下)

皇帝表情不变,汪舜华的表情也没有变,等他们说完了,才用手指勾勒了一下:“你们看着像什么?”

她的手指,从朝鲜半岛划下来,到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群岛。

群臣不知何意,不敢开口。

张懋反应过来:“像条链子。”

汪舜华很满意:“是像条链子。这条链子,若能为我所有,就是脖子上的珍珠项链,光华璀璨,熠熠生辉;若是为他人所有,就是锁链,让朝廷如鲠在喉,不能喘息。”

众人都是一愣。

商辂道:“太后,何至于此?”

汪舜华反问:“你怎知不至于如此?——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

她转头看着群臣:“朝廷的心腹大患是北方,这没什么可疑问的;但是我更担心来自海上的威胁。倭寇不足虑,但是那更遥远的海外,和朝廷交往不多,朝廷对他们了解不多。未知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倘若有朝一日,他们窃取了琉球,甚至占领了台湾,以此为据点,就不是几个海盗那么简单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除琉球国,设琉球府,隶浙江,设北山、中山、南山三县,治中山。琉球总人口不过15万,放在内地也就是一个县的规模。

为了防止安南的事情再次发生,汪舜华命吏部慎选官吏。谢士元为首任琉球知府。

谢士元是景泰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升建昌知府。

汪舜华亲自招谢士元谈话,确定了琉球治理的几条措施:

一是全面撤销对琉球的各项禁令,鼓励它和外藩、和内地交往。其中和内地的贸易,自然免征全部关税;和外藩的交往,考虑到目前切实的困难,三年内只取其他港口的一半。

二是在当地全面推行明朝统治。琉球人少地少,这些年又损失了不少,土地清理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他们一直使用汉字,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还不断派人到国子监以及福州的琉球馆学习中国的语言,沟通也不困难;只是律法过于简约,甚至许多时候还是沿用传统习惯代替法律。你们要注意兴学宽刑,争取民心,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和跟上国内发展形势。

三是原有官吏去留,参照朝鲜执行。

此外,就是要收集整理他们的典籍和制度,对于不愿依附的遗民故老,也尽量以编撰《琉球史》为由加以延揽,减少阻力。

谢士元等奉命去了。此前,朝廷已经从泉州、温州等仓储发大米20万石前往琉球,救济灾荒。

汪舜华同时下旨给南海巡检司,协助琉球府完成疆域勘合尤其是沿海岛礁的清点工作,没有命名的由朝廷统一命名,并刊发地图。

钓鱼岛就在那里啊。

东丘伯花林晋升侯爵,调往内地,结束了十几年的海上漂泊生涯;航海伯张能接替了他的职位。

张能这些年在仁和公司干得相当不错。

因为长途运量的损耗实在太大,因此当时汪舜华提出从南京到北京,按照20%发给公司运费的时候,朝臣没有坚决反对。

拿着太后给的十万两启动资金,张能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道路。

他首先找到工部尚书白圭,翻出了当年的郑和宝船图,定制了一大批海船,其中包括几艘千料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