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346)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几间房子不至于吧?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被焚毁,到嘉靖四十年才重建完工。

——当然,为宗室修旅馆肯定不能按照王府甚至皇宫的规制,否则二十来个藩王,北京城都放不下!可是再俭省也是有限度的,朝廷得要脸。千里迢迢跑北京册封结婚,结果挤在一起,太后皇帝能好受?

——你还不能说紫禁城空房子多,先凑活着吧。宫里确实有空的,后宫就不要想了,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搬出来了;皇帝自己还是小屁孩,自然没有太子,东宫就是空着的。可那是太子住的地方,你敢把藩王放那里,皇帝的安全先不说,自己就能把自己拍死!

好在地方还是有的。十王府现在住了四位亲王,看看到时候能不能挪一挪;那里规模宏大,藩王们级别应该不成问题——现在太后忙着削藩,说不定就有人要倒霉。

十王府旁边就是诸王馆,历史上只有仁宗嫡子襄王朱瞻墡就藩以后回来过三次。土木堡之变后,北京人心惶惶,襄王辈分高、有贤名,大家都推举他。孙太后让他回京,他却上书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英宗回来,他又上书请求皇帝旦夕省膳问安,率群臣朔望见,无忘恭顺,时人把他比作周公旦。——确实当得起“天下第一贤王”的美誉。

但是英宗复位后,石亨等诬陷于谦要迎立外藩,导致于谦被杀;英宗因此很怀疑他。后来在宫中找到他的两封奏疏,又在太后宫里发现襄国金符,这才感动。三次招他回京赐宴,厚加抚慰,也给了不少恩典。

薛瑄不知道这些,他对这回的改革其实也不那么赞成,毕竟都讲求“敬天法祖”,尤其正人君子更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哪知道因此被奚落成“不能任栋梁”。

但决策都已经出来了,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也只能遵照执行,毕竟他也不想真被人当成青草。

这些年诸王馆没有利用,虽然不能说荒废破败,肯定没什么人气,现在终于可以利用起来了,修补,刷漆,添置家具,马上就可以用。

但是光这两个地方,肯定不够。

那就修房子吧!首先地址选在哪儿?——宫城不要想,但肯定要放在皇城里,不能赶到城外去!而且要靠近皇帝近一点,面子工程嘛,面子要过得去。

诸王馆旁边是会同北馆。会同馆是接待藩属贡使的地方,给前来朝见的宗室住最好;其他外夷就不管了,反正要拿号,错开就行。北京有两个会同馆,都是正统六年盖的,南会同馆在东江米巷玉河桥西街北,差不多都有三百多间屋子。占地面积其实很不小,只是利用率实在不高,加上南馆没有设宴的宴厅、后堂,每次赐宴只能在东西照房,以后肯定不能这样,马上动手!南馆面积小,把该有的设施完善一下就是;北馆的面积是南馆的六倍,弄两千间屋子没问题。

但是不够!江渊一想到如蚂蚁般密集的宗室和随行人员就头大。没办法,澄清坊靠近皇宫,住的非富即贵,搞拆迁难度太大,城西阜财坊宣武门里街那边有个象房,地方挺宽,土木堡之后没人养了,不过先帝的麒麟也养在这里。

江渊跟太后提了一嘴。

汪舜华二话不说,下旨把麒麟拉到万岁山去养,那边还有其他的珍禽异兽。改象房为会同西馆,把附近能拆的拆一下,能够修建大概两千间房屋,差不多够住了;只是以后人口繁衍,估计还是不够,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不管了。

当然藩王郡王们入朝,肯定随行人员很多,不能全部带进皇城,否则安全问题是大麻烦,而且根本住不下,那么只有亲信能够跟着进城,别人就只有安排在城外睡通铺。

这个就比较好说了,那里还有很多空地、菜地什么的;实在不行,官员住宅不能动,连片的民房还是可以拆的。

只不过皇城的城防要加强——避免内外勾结,来个半夜举火为号;外面还是要围一下,别让人家说你把人赶到荒郊野外了——现在北京只有内城。直到嘉靖中期,蒙古俺答率兵攻至京城近郊,才筑正阳、崇文、宣武三关厢外城。

现在提出来,向东、西、南、北四面展开,将内城和先农坛、天坛环绕起来,并在城之四角建筑角楼,以利警戒和防守——历史上用了十二年,才把北京城从正方型变成“凸”字型。

这事江渊不知道,但南京城墙摆在那里。全长38.223公里,高12-22米,分三期施工,前后耗时20年;后来又建成外郭,号称180里,砖砌部分约20里,高8-10米,耗时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