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433)

“是吗?”孙亚琳将杨丽丽搂在怀里,手指在她的肌肤轻轻划着,说道,“我觉得你这样才叫美,眼睛媚得能把男人的魂都勾过去。”手指熟练的在樱桃粒上轻拔了两下。

杨丽丽心里透出些酥麻来,觉得有些奇怪,又不好意思将孙亚琳的手打开。孙亚琳比她要高出半头,给她从身后搂抱,有种就仿佛久远到都快遗忘的感觉,直到孙亚琳那修长、柔软的手贴着她的小腹往下滑,在她有触电感觉时才惊醒过来,抓住孙亚琳的手,疑惑不解地看向她明亮美丽、叫她感到诱惑的眼睛。

孙亚琳嘴唇贴到她耳边,轻声地说:“你真漂亮,身材又这么性感,我要是男人,一定会忍不住把你推床上去。”

杨丽丽莫名的娇羞,往边上站了一步,打量孙亚琳高拔性感的身姿,娇嗔说道:“哪里有孙姐你身材好?”

“人呢。”沈淮洗过澡,边穿衬衫边走出来,没看到客厅里有人,推了推隔壁的卧室,房门给从里面反锁上了,问道,“人都跑哪里去了?”

“我们在里面换衣服。”杨丽丽的声音透出来。

“这倒霉孩子。”沈淮轻声说了一句,将衬衫扣子扣起来,想到孙亚琳跟杨丽丽在卧室里换衣服一定性感无比,但也没有办法闯进去参观,又隔着门问孙亚琳,“我要赶过去见赵治民,你也露面吧。”赵治民这段时间都在梅溪,跟梅钢、跟淮海省冶金工业设计院,探讨基建建设跟技改怎么进行结合的问题。

“你这么看重赵治民?”孙亚琳打开门,站在门口,挡住沈淮往里偷看的视线,问道。

“市钢厂已经没有什么墙脚可撬了,而地方产业要发展起来,除了要从地方挖掘人才,也要从外部引进人才。”沈淮说道,“赵治民留学归国后,在矿冶一直从事冶金过程的研究,这本身就是梅钢所急需的高端人才,再者赵治民在冶金领域有一定的声望跟人脉,有助梅钢能更大力从外部招募高端人才。梅钢要真正的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全国以及国际的视野跟野心。”

沈淮边说着话,边踮起腿往里看,杨丽丽正在扣女式小西装的扣子,他撇着嘴说道:“就这换衣服,有什么好锁门的?”

杨丽丽想到孙亚琳刚才意图把手指往她小腹下面摸的情形,俏脸微红,女人间的事情总不能叫沈淮知道,有些不敢看沈淮的眼睛,挤身走到客厅里,先出了门。

沈淮待孙亚琳换过衣服,坐她的车赶往鹏悦国际大酒店。

渚溪大道开通之后,梅钢就跟鹏悦签置协议,将必要的商务接待都移到鹏悦国际大酒店来。

渚溪酒店再经营三个月,承包权就由有镇上收回,客源往鹏悦及尚溪园转移,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安排赵治民等重要合作方的食宿,鹏悦国际大酒店要比相对狭迫的渚溪酒店更合适一些。

赵治民由赵东、胡志刚等人陪同,也是刚刚从新厂建设工地赶过来,正好跟沈淮、孙亚琳在停车场遇到。

看到沈淮瘦了两圈的模样,赵治民吓了一跳。

赵治民与沈淮在伯明翰去了一周时间就回国了。

虽然相处只有一周时间,沈淮留给赵治民的印象却极其深刻。

他八八年回国,之前在英国留学,他回国前后,接触了大量的钢铁企业的管理者。沈淮这么年轻,就能领导一家中等规模的钢铁企业,在国内绝无仅有,在国外也极罕见;而从沈淮身上透出来的自信、专业水准以及多领域的跨界学识,都体现出他领导梅钢游刃有余。

由于在伯明翰时,赵治民对沈淮的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再见,能明显感觉到沈淮要比上次相见憔悴、削瘦得多。

赵治民知道沈淮这一个多月,都在外面奔波,但也没有想到会这么辛苦,问道:“沈总这一圈走下来,人都瘦了两圈。”

“赵院长,你看看赵东他们,哪个不是精瘦精瘦的?”沈淮笑道,“现在搞大建设,要保现有的生产不受影响,还要新厂能建得又快又好,谁不瘦两层皮下去,就是不合格的。我怎么又能例外?”

赵治民看看赵东、徐闻刀、胡志刚等人,都是身材削瘦且精神抖擞,哈哈一笑,说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我现在是越来越知道这个道理了。”

回国后,赵治民就率领手下的团队,为梅钢新厂的技改项目而忙碌起来。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已经是第二次到梅溪来,在梅溪停留的时间超过有二十天。

除了技改方案的沟通外,赵治民对梅钢以及梅溪镇的过往及现在也是带着更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去观察、去体会;与赵东、徐闻刀、徐溪亭、钱文惠、胡志刚等人,也有着比以往更深入的接触跟交流。

也正是了解得越深,赵治民也越发感受到这家规模算不上多大的钢铁企业,对他的吸引力越大。

在矿冶总院,赵治民也是能做一些研究工作,所获得的地位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都不能算低,但矿治总院依旧有着国内当下一些积弊跟不良的风气,远不如梅钢这么有朝气,让人深刻感受到那种蓬勃向上做大事业的雄心。

梅钢从西尤明斯购进二手生产线建新厂,甚至想同时通过技改,将新厂的炼钢产业摸高到六十万吨——即使到现在,这也是一个极具风险的项目。

赵治民最初对梅钢的技改工程委托不重视,甚至不愿意跟沈淮、赵东他们有更深入的接触,就是他认为梅钢在资本、技术以及整个项目考察了解都还不怎么充分之时进行着一场注定会失败的冒险。

只是有项目不能不接,赵治民是带有不屑跟抵触的情绪之下,跟梅钢开始技术上的合作。

从最初的接触,到现在也不过五个月。

对一个产能规模达六十万吨钢的炼钢项目来说,五个月的时间或许只够用来前期考察。

然而梅钢就是在这五个月的时间里,将一个赵治民这样对行业有着深刻理解的人都认为会注定失败的项目,抽丝剥茧的进行到今天,使之初具雏形。

即使整个项目看上去依旧还存在着极大的风险,赵治民也不得不承认,沈淮领导下的梅钢,实际有着国内第一流钢铁企业的管理团队水准。

所以,沈淮在餐后再次正式邀请他加入梅钢,赵治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第三百六十四章 加盟

赵治民作为国内冶金过程研究的顶尖人物,要比表面上看去要抢手得多,至少从规模上去,在邀请赵治民加盟的钢铁企业里,梅钢绝不能算是显眼的。

沈淮对赵治民答应加入梅钢并没有抱很大的期待,他甚至只希望赵治民能推荐合适的人选,为梅钢组建、主持研究院。

听到赵治民答应下来,沈淮是真心高兴,握着他的手半天都没有松开。

赵治民加入梅钢,除了他自身的专业及管理能力,能为梅钢提来很大的提升,补足研究一块的不足外,也许更为重要的,在国内钢铁以及相关产业领域,赵治民有着比赵东、徐溪亭等人更广泛的视野。

梅钢虽然这两年做出些成绩,但在全国还没有什么名气,仅靠二十万吨的钢铁产能,在钢铁产业领域也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力,这就在很多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利。

从去年起,沈淮就考虑过为梅钢的未来发生储备后备力量的问题,现阶段主要还是有针对性的去选择那些从东华考出去的优异毕业生,吸引他们到梅钢来就业、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华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跟人力资源,在全省要处于中上游水平。九四年东华高考录取率就高达8%,全市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数将近五万人。梅钢要是想补充基层管理及技术力量,从东华籍大学毕业生中择优录用,是足够的。

但是,梅钢要想发展成国际一流的钢铁联合企业,需要有将来能推动梅钢走得更高、更远的人才,将视野仅仅局限在从东华考出去的大学生里,则是远远不够的——而在这方面,梅钢目前显然不具备什么优势。

上一篇:重生之官路商途 下一篇:都市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