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之东北王(89)

作者: 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阅读记录

“那怎么行?”丁小石脸色涨得通红,“咱是个男人,一口唾沫一个钉子。”

聂天戈其实也是拿话激将丁小石,自己在旅顺的情报系统可全部着落在这个刺客身上了。丁小石的正面战斗力量虽然只是比虎子强些,但其暗杀,逃跑能力可是属于高手中的高手,做情报人员最合适不过了!

“这样行不行?”聂天戈假装沉吟着,“旅顺是日本人的地盘,可日本欺人太甚,和我国必然会有一大战。日军侵华司令部就设在旅顺,那里是日本的大本营,信息畅通,容易掌握日军的活动情况。”

“大哥,你是想让我在旅顺为你做事?”丁小石大喜,这样既不违背承诺,又能留在旅顺,天天看到罗巧蕊,马上试探着问道。

“嗯,我想在旅顺建立一个情报系统。”聂天戈点了点头,“可要是太让兄弟你为难,那就算了。”

“不为难。”丁小石赶紧说道,有些迫不及待,“我对旅顺城非常熟悉,去日军司令部也如履平地,想要什么信息,包在我身上。”

“那行,我这里有十来个兄弟,就交给你管理了。”聂天戈呵呵笑着,如同拐骗了小白兔的大灰狼,往后招了招手,一个消瘦的少年马上过来了,“这是麻雀,以后就由他协助你管理旅顺的情报系统。”

丁小石打量了麻雀半天,才点了点头,显得有些勉为其难。

“具体怎么开展工作,你和麻雀商量着办吧。”聂天戈满意地点了点头,“以你为主,麻雀是参谋。”

“行。”丁小石没有废话。

麻雀是从小跟着草蛇一起长大的兄弟,能够做草上飞的兄弟,自然也是荣行里的高手,高来高去,不在话下!

而且,荣行里的人自有他们的小偷信息传递系统,这个根本不用聂天戈操心。

冬天的海面,略微有些沉静,并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一行人平安抵达上海。

上海的码头真大,码头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劳力在抗麻袋,这是上海给聂天戈的第一个感觉。

走在上海的大街上,除了聂天戈面无表情外,其他人的眼睛都瞪得圆圆的,往四下瞅。吴道士早在来之前就脱下了道袍,换上了一身便装。

见聂天戈好像根本没有被上海的繁华所打动,吴道士禁不住暗暗称奇。

殊不知,聂天戈来自后世,此时的上海滩相比于后世的繁华,无疑是小巫见大巫,自然不放在聂天戈眼里。

在聂天戈眼中,上海的建筑简直是老掉牙了,要装修没装修,要气派没气派,真个一欧式的肤浅形象!

“团座,先找个旅馆住下吧。”吴道士凑到了聂天戈身边,建议道。

“嗯。”因为人太多,聂天戈并没有叫人力车,带着一大帮的土包子进上海滩,一个不小心把人给丢了,只怕他们找不到回东北的路!

聂天戈一行人只往街上的热闹地方行走,很快就找到一家客栈,叫金光客栈,住了下来。

把行李放进了房间,一行人就回到大厅里吃饭。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直是土匪们的风格,一行人好不惬意。

不过,一行人的兴致却被一个尖尖的声音给打断了,这也让虎子很不高兴,马上瞪起了眼睛,就要生事。

“这里是上海滩,给我老实点。”聂天戈瞪了虎子一眼,没好气地说,让虎子安静了下来。不过,聂天戈的耳朵却没有错过任何消息。

尖尖的声音是一个满脸肥肉的家伙发出的声音,这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个家伙话语里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名字,这个名字让聂天戈非常感兴趣,来了精神!

“戴春风,有钱在这里喝酒吃肉,该有钱还了吧。”胖子皮笑肉不笑地走近了大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身后的三个彪形大汉也跟着围了上去,堵住了再那张桌子上一直低头吃饭的年轻人的退路。

“郝老大,您再容我几天,就三天。”年轻人见躲不过去,无奈地抬起头来,讪笑着说,“我戴春风不是欠债不还的人,您放心。”

正文 第一一零章 初识戴笠

第一一零章 初识戴笠

要是提到戴春风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可要是提到民国时候的军统头子戴笠,那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这个戴笠,本名春风,曾取名征兰。也就是说,戴春风就是戴笠,一个军统传奇人物。

聂天戈看得很清楚,这个年轻人浓眉大眼,比较魁梧,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与聂天戈脑子里的资料戴笠的年龄是相符合的。

戴笠五岁丧父,当时弟弟春榜年仅三岁,跟随着母亲艰难度日。戴笠的父亲戴士富继承了戴笠的祖父戴顺旺的两百亩良田,以及大量的茶场,材场和矿山。

戴士富长期在衙门任巡警,但是嫖赌成性,挥霍无度,在他去世时,已经耗尽了大部分家产。

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戴笠从小就不是个乖孩子。早在孩童时期,戴笠就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常常闯祸,给母亲增添了诸多烦恼。

民国九年,戴笠完成了初小课程,考入了高小。入学之际,老师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回答:“希圣希圣希豪杰。”表示自己希望成为圣贤,即使成不了圣贤,也要成为一个豪杰之士。

年少的戴笠,对于什么是圣贤,什么是豪杰并没有太深的认识,所谈希望不过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理想而已。不过,老师见戴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雄心壮志,非常高兴,一入校就认命他为班长。

可惜的,戴笠入学后的所作所为却让师长们大失所望。当时的学生年龄相差较大,大家朝夕相处,难免发生一些冲突,每逢此时,戴笠凭借自己的身强力壮,能言善辩,总以大英雄的姿态出现,为弱者打抱不平。许多大龄学生打架打不过他,讲理也讲不过他,于是他逐渐成了许多同学崇拜的老大。

对此,学校的一些老师和同学对戴笠嗤之以鼻,称呼其为“江山浪子”,而令他们费解的是,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对他崇拜不已。

其实,时值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际,社会不再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顺才,而是有头脑,有魄力,敢作敢为的栋梁之才。戴笠不但成绩成绩优异,而且行事作风雷厉风行,他做了许多学生想做不敢做的事情,因而颇得那些想改造社会却缺乏行动力的优等生的崇拜。

后来成为戴笠忠实部下的同窗周念行,毛人凤等当年都对戴笠佩服得五体投地。

民国三年,戴笠高小毕业,顺利考入了浙江杭州省立第一中学。杭州为通商大埠,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初出茅庐的戴笠在此大开眼界。不过,戴笠争强好胜的恶习始终难改,最后,在民国五年的时候,戴笠因为戏弄舍监而被学校开除,这也让戴笠的一生进入了无法预知的轨道。

二十年代的初期,戴笠在沪杭一带厮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上海期间,他寄居在表妹夫张冠夫家中。张冠夫在商务印书馆上班,家里并不宽敞,夫妻同居一室。戴笠前来投奔,念在亲戚分上,只好接纳。

戴笠常于地下打地铺,弄得夫妻二人十分尴尬。张冠夫倒没有说什么,表妹王秋莲则免不了冷言冷语。

戴笠发迹后,提拔张冠夫当了军统局的的少将处长,而对于表妹一直耿耿于怀,这是后话。

二十年代的上海,是帝国主义和军阀买办的世界。戴笠一直没有谋到正当的职业,或许他的志向并不是谋取正当的职业,而是找到有力的靠山,迅速飞黄腾达。但是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戴笠整天在上海滩的大街小巷和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鬼混度日。

当然,戴笠在上海打流的经历,对他以后的特务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这些三教九流的人物的帮助,让他后来在特务工作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