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之东北王(76)

作者: 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阅读记录

“天戈兄。”尚旭东八面玲珑,马上插话说,“你只需要吩咐如何进攻敌军建昌营就好了,其他的进攻任务就交给我吧。”

“是啊,建昌营的战斗力再强,毕竟也只有一个营。”王翰林也笑着打圆场,“有尚旭东旅长出马,自然不会有问题。”

聂天戈悠悠地叹了一口气,表情很是不甘心:“建昌营可是块肥肉,可惜我们保安团已经咬不动了。”

“天戈。”张宗昌看聂天戈这个表情,倒是乐了起来,“放心吧,灭了建昌营,我算保安团大功一件。”

聂天戈的眼神好像突然亮了很多,笑着说:“我们保安团在偶然的机会中,碰到几个在长城内外放羊的老百姓,听他们说,如果从冷口以西翻山越岭,就可以越过长城,抵达建昌营驻地……”

聂天戈这话半真半假,这里的老百姓确实有人知道这条小路,不过,保安团可没有碰到这样的老百姓!

“好,我马上派人去抓几个放羊的老百姓过来,让他们做向导,偷袭建昌营。”尚旭东大喜,笑嘻嘻地说。

“尚旅长,你的部队是骑兵,只怕无法穿山越岭。”聂天戈“善意”地提醒了一声。

“呵呵,几个步兵营还是有的,对付敌军建昌营绰绰有余。”尚旭东哪里会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马上回答说。不过,尚旭东马上反应过来,这战功不能自己一个人吞,还要给保安团一点好处。

“军座,能不能让保安团派一个连帮助我们一起去偷袭建昌营?”尚旭东马上向张宗昌请示。

“你们两个商量着办吧,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三天之内,务必歼灭敌军建昌营。”张宗昌呵呵笑了起来,“到时候,我给你们两个记首功!”

“那我就和聂旅长一起去商议作战计划,定下来以后,再向军座请示?”尚旭东就很恭敬地说道。

张宗昌摆了摆手:“去吧,好好干,我张宗昌不会亏待你们的。”

尚旭东很是亲热地攀着聂天戈的肩膀走了。

“军座,这个聂天戈看来一点都不糊涂啊,既想要军功,又不想出大力气。”王翰林皱着眉头说。

“哈哈,就怕他聂天戈什么都不想要。”张宗昌哈哈哈大笑几声,“年轻人,贪功是正常的。再说,保安团这些日子也确实不容易,又立了许多军功,由着他去吧。”

这个时候,尚旭东却是在和聂天戈讨价还价,商量如何瓜分建昌营的事情呢。

“天戈兄,你派一个连的人马一起行动吧。”尚旭东笑呵呵地说,“到时候,人员武器等收编,我七你三,天戈兄,意下如何?”

“尚团长,我们保安团实在抽不出那么多人。”聂天戈犹豫着,“就派一个排的人过去可好?收编人员我一个也不要,我只要建昌营的迫击炮,另外轻重机关枪给我一半。”

尚旭东略微一沉吟,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行,就按天戈兄说的办!”

尚旭东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爽快,是因为建昌营不一定有大炮,轻重机枪也不一定有机架呢。再说,这一路下来,尚旭东也缴获了不少轻重机枪,在尚旭东看来,现在扩编队伍是首要的,只要聂天戈不在人员收编上提出要求,自己就占了大便宜。

聂天戈最看重的就是部队的火力,极力扩大保安团的火力。至于人员收编,聂天戈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自己已经收编了两千多官兵,都还没有消化下去,贪多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正文 第九十四章 局势

第九十四章 局势

有几个放羊人做向导,尚旭东亲自带领了两个营的官兵,翻越了长城,对直军建昌营进行了袭击。

建昌营突然受到袭击,再加上力量对比悬殊,很快就全营投降。

随着建昌营的覆没,董师面临着被两面合击的危险境地,被迫撤退,溃败南去!

张部跟踪进入冷口后,追击部队先锋已达滦州境内。当天夜间,由于作战行军以来,部队行列极为零乱,虽然敌人退却,整个战局尚未判明。

次日早上,王翰林出外视察地形,张宗昌问道:“你一夜未睡,出去做什么了?”

王翰林笑着说:“我去外面视察地形,以防万一。因为军队零乱,假若敌人打枪,就会不可收拾。看好地形,我们可作准备。挨过今夜,明天我们就可以去缴吴佩孚的械了,那时就要大发其财了。”

张宗昌攻占滦州,就意味着直军的后路已经被奉军截断,山海关、秦皇岛间的直军处于奉军的包围之中。

张宗昌攻下玉麟山,打进冷口,为了直捣山海关方面直军的后方,经昼夜急行军,到了滦州附近。张部除留许琨团防守滦河南北两岸,阻止石门寨方面退却之敌而外,其余部队抢占滦州车站,将路轨切断后,便分头截击敌军!

奉军和直军主力在榆关地区对峙数日后,战事日趋激烈。

直军处于守势,居高临下,占据地利优势。但是奉军精锐部队第三军在张学良,郭松龄的指挥下,前仆后继,奋勇仰攻,双方死伤惨重。

十月七日,在奉军的强烈攻势下,直军力不支敌,九门口被奉军攻破。直军第十三混成旅旅长冯玉荣见守城无望,畏罪自杀!

由于榆关前线形势危急,吴佩孚急调后援部队迅速开赴前方,自己也离开北京到滦州坐镇。很快,吴佩孚前往榆关巡视战况,亲自督战,使直军前方的形势得以稳定下来。

而在榆关激战的时候,热河战线的奉军也占领了赤峰。紧接着,直军第三路军争夺赤峰,却不攻而克。原来,这一路的奉军已经奉命向榆关秘密移动,攻占赤峰的目的不是占领,而是为了调动直军。

奉军将主力集中在榆关一带,发动全线猛攻,先后攻占了石门寨,山海关,并且开始进入关内。

吴佩孚凭关据守的作战企图失败后,率部退至秦皇岛,又以舰队运兵三万余人,向榆关方向支援,企图挽救直军的颓势。

而这个时候,冯玉祥班师北京,发动政变,更是让直军部队军心大乱,雪上加霜!

事实上,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刚刚发动的时候,冯玉祥,王成斌,胡静怡,孙玥等人就设想了两种计划:

一种是吴佩孚打胜了,他们就将自己的军队集中到榆关,阻止吴军回来,同时逼迫曹锟任命吴佩孚为东北三省的巡阅使,这是排吴不倒吴的计划。

另一种是吴佩孚打败了,他们就回师北京,发动政变,这是曹,吴并倒的计划。

十月十五日,王成斌和冯玉祥在古北口会面时,就预见了战争形势的发展将不利于吴佩孚。

十九日,冯玉祥接到总部参谋长张放眼的急电,催促冯玉祥部按照预定方针方案发起攻势,以策应榆关方面的作战,电文中有“大局转危为安在斯一举”一句话。

同时,冯玉祥看到战情报告,得知直军在榆关之战中损失惨重,已经势衰力竭。

在这个情况下,冯玉祥认为回师北京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电令孙玥迅速将驻防大名的军队调回南苑,同时下令所属部队将后队改为前队,即刻回师北京。

冯军沿途割断电线,封锁消息,并且以昼夜兼程七十公里的行军速度,迅速杀回北京。

十月二十二日晚上九点,冯军第八旅,第二十二旅两部率先开回北京。随后,陕军胡静怡师也开进通州,隔断了吴佩孚与京东方向的联系。

十月二十三日,陆军检阅使兼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胡静怡,大名镇守使兼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玥联名发出了呼吁和平的通电。

在电文中,他们把直奉战争说成是吴,张两人的私斗,痛斥吴佩孚“凭战胜之余威,挟元首以自重,视疆吏若仆从,逞一人之忿,兴孤注之师……业经电请大总统明令惩警以谢国人,停战言和用苏民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