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之东北王(42)

作者: 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阅读记录

李景林部与张宗昌部虽合编为一个军,但还是各带各的兵,各打各的仗。李进军热河后,热河都统米振标就跑了。于是李先抢地盘,坐上了热河都统的宝座,而对作战则大为松弛,所以张、李二人在协调作战方面往往是各自为政。

张宗昌的第三混成旅接到开拔命令后,陆续开往大窑沟附近集结待命。当时热河都统米振标率领的部队全是毅军,即所谓外八营,约三四千人。毅军还是清末编成的军队,毫无作战能力。

正因为如此,张宗昌的部队在大窑沟过得非常惬意,并没有大战前应该有的紧张。

聂天戈率领着保安团人马也不紧不慢地赶到了大窑沟。这一次,聂天戈只带领了高风的保安团二营前来,当然,连级以上军官是悉数带来了。

之所以如此,聂天戈是有充分考虑的。

即便是一个营,也有上千人马,符合保安团的规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聂天戈很清楚这个道理,自己只是一个保安团,如果浩浩荡荡来个三四千人马,只怕很多人要说闲话了。

兵不在多而精!二营是整个保安团单兵素质最好的营,足以体现保安团的风范!

再说,这一路行军路线实在太长,要是靠步行,如果整个保安团来的话,光是行军就会累得够呛,更别说还要打仗了!

保安团经过聂天戈的苦心经营,已经有了三十辆卡车,可以运送四百官兵和一些军用物资了。二营其他的人,则基本上是骑兵,组成了一个骑兵加强连!

女兵连隶属一营,自然不能来。可九姑是女兵连的连长,以她的军衔,聂天戈实在是找不出不让她来的理由!

可九姑一来,麻烦也跟着来了。

“团座,我们东北军中怎么还有老毛子啊。”一进大窑沟,虎子就指指点点,闲不住了。

“那是白俄梯团。”聂天戈顺着虎子手指方向看了过去,禁不住皱了皱眉头,嘴上却淡淡地说道。

对白俄官兵,聂天戈是没有好感的。相反,聂天戈还特别厌恶!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沙俄军队和白俄分子潮水般地涌向了东北地区,张作霖不顾苏联的再三警告与抗议,一意孤行地把大批白俄官兵收编到自己的奉系军队中。

张作霖非常看重哥萨克骑兵作风彪悍,作战勇敢,遂加以招揽。张作霖给予了白俄官兵许多优厚待遇,其目的就是让他们为自己在军阀混战当中打头阵!

而张作霖的下属们,也非常积极主动秉承张作霖的旨意,收编白俄匪军。

“狗肉将军”张宗昌则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是张作霖一手提拔起来的流氓将军,善于利用白俄匪军也是其显著特点。

日俄战争爆发的时候,辽东半岛成为日本和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厮杀的战场。张宗昌在日俄两军之间投机取巧,最后投靠了日军。

俄军当时委托张宗昌组织力量,类似于别动队,担负运送辎重等任务,而张宗昌也被称呼为张统领。

日俄战争结束后,别动队随同解散,张宗昌也流浪到了海参崴。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可恶的雇佣兵

第五十一章 可恶的雇佣兵

海参崴当时是俄国在远东的唯一军港,也是其唯一商港。华人留在海参崴经营商业者很多,其中尤其以登州人最多,设有华商公会,有招商团。

张宗昌到海参崴后,经过同乡介绍,接充商团团长。但是商团不过为资本家做护身符,平日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张宗昌对此也不太感兴趣。

张宗昌无所事事,时常出入于茶馆酒肆戏园娼寮之间,寄情声色,倾心交友。凡有缓急借贷者,不论多少,张宗昌都尽力帮助,颇得仗义疏财之名,从而结识了一班同乡青年,成为一种潜在力量!

也就是在海参崴,张宗昌结识了俄国人米罗夫和日本浪人仓谷藏。

米罗夫原来是一个俄国流氓,后来靠经营手枪牌火柴起家。米罗夫把女儿嫁给了海参崴最大的资本家泽列维斯,慢慢发达起来。

而那个时候,张宗昌把承包中东铁路零星工程的钱全部赌光了,被工人索要工资而无法应付。米罗夫很是义气地把张宗昌窝藏起来,亲自出面调解并且代垫了部分工资,这才帮助张宗昌度过了难关。为此,张宗昌对米罗夫万分感激。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宗昌在山东战败,逃回奉天,其后带兵平息吉林叛军取胜,被张作霖委任为第三混成旅旅长,但是手下兵员缺少。

恰好在这个时候,从苏联逃出的大批沙俄溃兵涌入东北,给张宗昌带来了大量兵源!

当时,有一万多名白俄匪军被苏联红军打败,来到了东北,在此担任守备任务的奉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张宗昌对这些白俄溃兵觉得很不好处理,就想奉天发电请示张作霖!

张作霖立即回电,授权由张宗昌相机处理!

不久,张宗昌在海参崴结识的米罗夫带着自称是“帝俄国务总理”谢米罗夫来了,想求见东北大帅张作霖。而张作霖以路途遥远为由,全权委托张宗昌与之会见。

该“帝俄国务总理”向张宗昌请求说:“这些白俄军队,因为转战很久,艰苦备尝,军中上下普遍存在厌战情绪,又无粮无饷,精疲力竭,而又回国不得,因此多欲放下武器,希望张大帅能够予以收容。此外,也希望帮助解决一部分经费,本人可以用武器抵偿。”

张宗昌闻言大喜,要知道,他正在为兵员和武器发愁呢。而现在这些白俄溃军的到来,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既有人,又有枪,何乐而不为呢?

张宗昌又有张作霖全权委托及相机处理的指示,于是拿出筹集的部分款项交给“帝俄国务总理”作经费,而换来的是大批的枪支弹药及高级通讯器材。然后,张宗昌又把愿意接受改变的五百余名白俄溃兵,暂时编成一支白俄部队,由聂卡耶夫担任部队长。以后,这支白俄部队发展壮大,成为奉军第65白俄独力师!

而这些白俄溃兵的所有武器,包括一万支****,二十多门大炮,四十多挺重机关枪,连同弹药和其他一切相关的武器装备都交给了张宗昌!

当时的收编条件是:白俄梯团先帮助张宗昌和张作霖统一中国,然后张宗昌率领中国军队帮助白俄回国打败苏共。

白俄官兵作风极差,经常妇女。但张宗昌只重视白俄官兵作战勇敢,对其违纪违法之事很少追究,就算是白俄兵真犯了重罪,也不过是派人送回原招募地而已。

而在奉军中,更是规定了对白俄官兵一概不准判处死刑!

张宗昌给予每个白俄士兵相当准尉的薪金待遇,并对他们从不拖欠军饷。

“马拉巴子的。”很快,虎子又嚷了起来,“我们的士兵每天都吃高粱米面,没有荤腥,只吃点咸菜或蔬菜,那些老毛子,怎么手里拿的都是牛肉面包,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少罗嗦。”聂天戈回头瞪了虎子一眼,“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聂天戈也看这些白俄官兵不顺眼,主要是在奉天城内听到过不少关于这些白俄官兵的劣迹!

可聂天戈也没有什么办法,要知道,聂卡耶夫的白俄部队现在可是多达四千多人,而且武器精良,保安团的战斗力只怕离白俄部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军队里,实力才是一切。在保安团不具备足够的实力之前,挑衅白俄部队,捞不到什么好处!

可聂天戈不去惹白俄官兵,这些老毛子却来惹聂天戈的保安团了!

问题还是出在九姑身上。九姑一身合体的军装,身材显得更加玲珑有致,再加上白里透红的肌肤,增添几分妩媚。

从白俄士兵团经过的时候,就有几个不开眼的白俄士兵拦住了九姑,嘴里说着生硬的中国话,一只手上提着酒瓶,另一只手上还不干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