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之东北王(12)

作者: 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阅读记录

聂天戈却既不是军人,又不是高中学生,充其量念过私塾而已。虽然,现在自己已经是张大帅的义子,但自己的舅舅孙烈臣来日不多,鬼知道张作霖是不是在敷衍张列臣呢。

因此,聂天戈虽然很想进入陆军讲武学堂学习,却也没有什么把握。这次,露出一手枪法,也是想毛遂自荐。

进入陆军讲武堂学习,聂天戈倒并不是期待真能学到什么军事知识。这个年代的一些所谓新式军队理论,在聂天戈眼里,还是不值一提。

不过,现在是战争年代,陆军讲武堂的学生们基本上是要参战。今年是第六期,第四期的学员因为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关系,间隙时间大为缩短,因战功升迁颇为迅速。

而聂天戈知道,在这个年代里,掌握军队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实力,那一切都将是空谈。

因此,聂天戈把进入陆军讲武堂看做是一种阶梯。而在明年,郭松龄就会发起兵变,在那个时候,聂天戈是必须有所作为的。因为郭松龄兵变失败,就是因为有日本关东军的插手。

对聂天戈来说,在这个年代里,唯一的目的就是坚决打惨打残日本鬼子。而在九一八之前,聂天戈需要做的就是扩充自己的实力。算算时间,也就七年时间。

七年,看起来很长,在聂天戈眼里却是不够的。抗日需要能打仗的军队,而能打仗的军队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再加上招兵买马,装备,训练,后勤等各个方面的积累,聂天戈还有大把的事情需要做。

让管家孙立刚吃惊的是,聂天戈这个少主人居然提出的第一件要求就是去奉天兵工厂看看。不过,孙烈臣却是非常满意。毕竟,兵工厂花了孙烈臣很大的心血,也算是他的得意之作!

奉天兵工厂不但能生产****,手枪,机枪和子弹等轻武器,甚至能生产迫击炮。

“孙叔,现在兵工厂的生产类型和产量如何?”聂天戈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少主人而对管家孙立刚有丝毫颐指气使的架势,相反,一直尊称为孙叔。

“兵工厂现在有机器六千余部,每日可以生产13式79****一百余支,枪弹三十万发,年生产13式轻机枪两百余挺,重机枪五十挺。”孙立刚颇为骄傲地回答说,“要不是因为钢材需要进口,还可以扩大生产。”

一听到钢材需要进口,聂天戈眉头禁不住皱了皱。原料问题可是个大问题,不过,聂天戈并没有再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这个时候,说了也白说。再说,即便兵工厂再发达先进,等到九一八事变,兵工厂就属于日本人了。

“厂子真大。”聂天戈笑了笑,“员工只怕好几千人吧。”

“少主人好眼力。”孙立刚恭维了一句,对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兵工厂的员工已经超过一万人了。”

“这么多人?”聂天戈吃了一惊,随即恍然,在这个年代里,生产效率可不高,手工操作占主体位置呢。一万多人的工作效率,大约和后世里一千人的工作效率差不了多少吧。

正文 第十五章 帅府之行

第十五章 帅府之行(本章免费

“咦!”聂天戈拿起了一支已经成型的捷克毛瑟仿造****,嘴里发出一声惊讶的声音,“这枪设计得有些意思,和捷克毛瑟****有些区别。”

原来,这枪和捷克毛瑟****的差别在于橄榄状的拉柄头,枪栓内的撞针部,采用内部弹簧的设计。在聂天戈这样的行家手中,自然是一清二楚。

“聂公子好眼里,这是我们大日本帝国最先发明的,成型于零六年,最早使用在三八式****上面。”伴随在旁边的日籍技师佐藤勇之助略微有些激动地说。

“胡说八道。”却是兵工厂的总顾问白兴马上打断了佐藤勇之助的话,“这是我们奥地利兵工厂与一七年最先发明的,还申请了专利权。”

聂天戈的嘴唇禁不住抽了抽,看来,关于这个专利的问题还有所争论啊。

“顾问先生,我赞同您的看法。”聂天戈略微一沉吟,就用流利的英语对白兴说。因为佐藤勇之助是日本人,所以聂天戈没有选择,只能支持白兴顾问了。

“聂公子的英语真流利。”白兴见聂天戈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更是高兴,也马上用英语和聂天戈交谈起来。其他人都不懂英语,只见白兴顾问脸上的表情很是高兴,有些夸张,就知道聂天戈和白兴聊得不错。

这下,孙立刚又高看了自己少主人一眼。

总顾问白兴就是奥国人,毕业于奥国格兰斯工科大学。

而聂天戈之所以有意结交,是有目的的。一来可以利用白兴帮忙从国外采购机器,二来也想通过白兴物色一些专业技师。

聂天戈在奉天兵工厂里只想捞一些油水,并不想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里。聂天戈心里很清楚,中日之战非常残酷,敌强我弱,首先就在与武器上的悬殊!

因此,聂天戈来之前就打定了主意,要想办法利用奉天兵工厂的资源,到关内某个地方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兵工厂!

这才是聂天戈的终极目标。

不过,办兵工厂可不比一般企业。首先,资金消耗是巨大的,而现在聂天戈手中只有一万大洋,也许舅舅孙烈臣去世后,遗产会有不少,不过,资金肯定是有空缺的。其次,光有资金也办不了兵工厂,因为武器的制造是需要大量的专业机器和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的,缺一不可!

对于资金问题,聂天戈自认难不倒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凭借自己的先知先觉,发财应该不是很难!

不过,专业技术人员可是可遇不可求的!正是因为如此,聂天戈就抓住这个机会,和总顾问白兴搞好关系。

当然,这些不足为外人道。

佐藤勇之助被撇在一边,心里很是郁闷。不过,白兴是兵工厂的总顾问,而聂天戈是张作霖的义子,无论那一个人,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技术人员可以得罪起的。

在聂天戈看来,兵工厂有六千余台机器,实在是有些浪费。聂天戈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想办法从兵工厂里弄出一些机器出去。

至于生产员工,聂天戈相信用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有一千人足够了,起码支持自己以后的武器用量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两班倒,流水作业等现在企业管理手段一旦实施,生产效率毫无疑问,将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不过,聂天戈可没有献宝的意思。这些手段只能用在以后自己的专属兵工厂内,而不能用在其他地方。

要是被其他人偷师了,特别是被日本人偷师,那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聂天戈在兵工厂呆了整整一天,东转西转,偶尔会问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让总顾问白兴都难以回答上来!

至于管家孙立刚,早就不耐烦,找了个借口先离开了。

第二天,聂天戈专门拜见了一副张大帅张作霖。

在张作霖的官邸,聂天戈也是第一次见到了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长得颇为帅气,不轨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不过,脸上的表情略显疲惫。这也让聂天戈心中暗自揣测,看来张学良吸食大烟的传言并不是空穴来风啊。

“参见少帅。”聂天戈毕恭毕敬地参见了张学良。

“你就是天戈啊,以后叫我大哥好了。”张学良呵呵笑着,倒也非常亲昵,这也让聂天戈对张学良的好感大增,“听父帅说我多了个弟弟,我一直期盼着见到你呢,果然是一表人才。”

“大哥。”聂天戈这才改口,叫了一声。

“哎。”张学良看来早就有准备,马上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块怀表,估计也值两百大洋,递给了聂天戈,“这块表就算大哥给你的见面礼吧。”

“谢谢大哥。”聂天戈倒不做作,落落大方地接了过来,仔细看了看,然后很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