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之东北王(116)

作者: 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阅读记录

从徐参谋倒老徐的转变,尽管只是一个称谓为题,却让徐万里的眉头挑了挑。徐万里一直看不透聂天戈内心的想法,不过,对于聂天戈能够下定决心攻打河南,徐万里却是相当钦佩,也非常赞同的!

简简单单的一个老徐,让徐万里心里就起了涟漪。要是聂天戈知道,内心肯定得意非凡!

不过,现在的作战具体部署上,聂天戈还真的只有依靠徐万里和胡铁刚两个人。虎子和高风虽然作战勇猛,但是在战略战术上还属于门外汉,更别说攻打河南这样大型的战役规划了!

“老徐,电报发出去后,把胡铁刚也叫上,我们统一下作战思想。”聂天戈笑了笑,显得非常随意。

“好的。”徐万里没有多说什么,很快地走了出去。

徐万里办事情一直是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倒不太像个教官,骨子里还是军人,而这也是聂天戈最欣赏的地方。

这也是聂天戈,徐万里,胡铁刚三个人之间的第一次正式谈话,也是在聂天戈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我知道你们都有许多疑问。”聂天戈招呼徐万里和胡铁刚一起围着一个小圆桌坐了下来。一切都在聂天戈的掌控之中,小圆桌不等同方桌,显得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旅座,我对我们独立旅的官兵分配方法有些疑惑。”徐万里看了看胡铁刚,见胡铁刚示意自己先说,就正色说道,“我发觉山地营中的官兵,大多数都比较狂热。”

说到这里,徐万里就停住了。

“这个问题提到点子上了。”聂天戈先是点头小小表扬了一下徐万里,这才笑着说,“在我看来,最能够体现军队的民族精神的战争就是山地作战,这种民族精神包括热情,狂热,信念与信仰。因为在山地作战中,从上到下的任何一个士兵都必须独立活动,而这个士兵如果缺乏自信和主见,就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徐万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很是认真地把聂天戈刚才说的话用笔记了下来!

“旅座,既然山地营的士兵需要你说的这种精神,为什么从黑虎寨出来的士兵并没有多少人在山地营中?”胡铁刚沉吟了半响,才问了一声,“旅座是黑虎寨少当家出身,那些黑虎寨出来的弟兄应该是对旅座惟命是从吧。”

“山地作战不只是需要这种精神,还需要聪明的头脑。”聂天戈笑了笑,正色说道,“而且,山地作战很多时候属于特种作战,并不适合大部队作战,不需要那么多人。”

“哦。”胡铁刚哦了一声,却是皱起了眉头,看来对这个答案并不是非常满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聂天戈把胡铁刚这个习惯性的动作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黑虎寨出来的弟兄对枪支和队列的熟悉比新兵们要熟悉得多,因此更适合在集团作战中。而最能充分发挥军队的熟练技能,以及经过训练的勇士精神,让军队团结一心,放佛被熔合在一起的金属块一样,就是在开阔的平原上进行集团作战。”

“嗯,明白了。”胡铁刚恍然大悟,这下满意了。

“旅座,我好像有些明白了,但还是有些迷糊。”徐万里就很干脆地说,“我想旅座应该是非常注重官兵们对于战争的热情与否吧。”

“这种说法不全对。”聂天戈摇了摇头,“老徐你说的这种热情与否其实是衡量一个士兵是否勇敢的标杆,但我需要的是军队的武德,不是这种单纯的勇敢。”

“武德?”徐万里和胡铁刚都愣住了,还是第一次听到过这种概念。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吗?”好半天,胡铁刚才老老实实地问道。

“勇敢的确是武德重要的组成部分。”聂天戈耐心地解释说,“但是,军人的勇敢和普通人的勇敢是两码事情,后者的勇敢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的品质,而军人的勇敢除了这一点还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出来。个人勇敢所持有的随心所欲,不受控制地展示力量的倾向,是军人的勇敢必须摆脱的,因为军人的勇敢必须服从更高的要求,即服从命令,遵守纪律,规则和方法等。而对战争的热情,虽然能够增添武德的生命力,使武德的火焰越燃越旺,但是它绝对不是武德所必须的组成部分。”

顿了顿,聂天戈继续说道:“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在极其猛烈的炮火下如果它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秩序,不被想象中的危险所吓倒,而当面对真正的危险时也毫不畏惧。在胜利时感到自豪,在失败的逆境中仍然能够自觉地服从命令,对指挥官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信赖。在困苦与劳累中,如果它仍然能把这种困境看做是获胜的手段,不但不气馁还像运动员一样继续锻炼自己,如果它只抱有保持军人荣誉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简短信念,并能将上述所有的义务和美德牢记于心。那么,毫无疑问,这就是一支富有武德的军队。”

“如果我们聂家军也真正具有这种武德的话。”徐万里禁不住脱口而出,“那我们聂家军将无往不利,百战百胜!”

正文 第一三六章

第一三六章

“嘘,这口号可别乱喊。”聂天戈大汗,赶紧猛摇手,“老徐,这可是要出问题的。”

“不怕。”胡铁刚却是很兴奋地接话道,“还是聂家军有气魄,比独立旅好听多了。”

聂天戈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跟你俩个说了啊,在外面可别胡说八道,给我惹麻烦!”

“旅座,我明白了。”徐万里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却是马上把话题转移到了武德上面,“要是我们的军队拥有了这种武德,该多好!”

“可是,光我和你老徐明白,也不顶用。”胡铁刚马上打断了徐万里的话,“关键是,怎么样才能让全旅官兵都具备这种武德。”

说完,胡铁刚眼巴巴地看向了聂天戈:“旅座,我和老徐这段时间也是一个劲地在训练全旅官兵,可和你说的这种武德还有不少差距啊。”

“不急!”聂天戈笑着说,“多打几次胜仗就好了。其实,你们的训练方法已经让全旅官兵在向武德靠拢了。武德产生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军队经受过很多超乎寻常的劳累与困苦,因为只有经过磨练的军人才会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一个统帅必须习惯于向自己的士兵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士兵克服了劳累与困苦,他就会感到无比自豪。而产生武德的另外一个渠道就是军队经历许多次的战争并取得胜利。”

顿了顿,聂天戈继续说道:“只有经过无数次劳累与困苦的磨练,只有在一次次胜利的鼓舞下,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武德。也只有在胜利的阳光下,武德的幼芽才会茁壮成长,才能抵抗更多的不幸与失败,甚至能够克服和平时期的松懈状态,在一定时期内至少是这样的。”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旅座?”徐万里若有所思地问道,“一旦军队拥有武德之后,即便这支军队的统帅平庸无为,这种精神力量仍然会延续很久?”

“对。”聂天戈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赞许地看了徐万里一眼,“但是,武德和情绪是两回事情,两位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同等看待。一支遍体鳞伤,久经战斗的部队所发扬的团体精神,是良好的武德,是不能与那种只靠条令和操典组合在一起的常备军的自负与虚荣相比拟的。苛刻的条令和勤务规则或许能够让军队的武德保持得更加长久一些,但是其本身是不会产生武德的。一支没有经历过战火熏陶的部队,或许他有严谨的秩序,作战技能,坚强的意志,以及一定程度的自豪感和高涨的情绪,这些是我们必须珍视的,特别是在新兵连队里。”

顿了顿,聂天戈话锋一转:“但是它们并不能像武德那样单独发挥作用。整体只能依靠整体的力量来维持,这就如同一块冷却得过快的玻璃一样,稍不谨慎,一道裂缝就可以导致整体的破裂。因此,一支没有经过胜利与失败战火熏陶的军队,一支能适应艰苦环境的军队,即使拥有最饱满高涨的情绪,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变得胆怯,甚至变得非常恐惧,这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大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