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之东北王(112)

作者: 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阅读记录

这个世界上,只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透风的人。这句话是聂天戈经常挂在嘴边的,吴道士深以为是!

正文 第一三二章 导火索

第一三二章 导火索

胡静怡现在的日子其实不大好过,因为胡静怡部队现在所处的战略地位对他相当不利。

胡静怡部队的北边驻扎着与其有着良好关系的孙岳和冯玉祥的军队,但在这两个人之间是直隶督办李景林将军。

张作霖千方百计要把孙岳从保定府赶走,以此来加大胡景翼与冯玉祥之间的空隙。

南部属直系萧耀南管辖地区,胡景翼试图与其达成谅解,但眼下没有任何结果,萧耀南一边讨好张宗昌,一边讨好国民军,还同吴佩孚保持着联系。

在西边,即国民二军的右翼,四分之一的河南和陕西东南部处于刘镇华管辖之下。刘镇华率镇嵩军以陕西为后方,窥伺中原,与国民二军为敌。

东线面对的奉系军阀张宗昌,残酷异常,属奉系悍将,这对国民二军不能不说是一大威胁。

不过,还好,张宗昌的十万大军一直没有聚集的意思。当然,聂天戈的独立旅和蔡和平的第二十五旅开拔到了徐州,这个事情胡静怡是知道的。

有手下的参谋说,聂天戈的独立旅很有可能趁火打劫,让胡静怡哑然失笑:以区区一个保安团出身的独立旅敢来河南撒野,除非是他聂天戈活得不耐烦了!

而事实上,胡静怡没有把聂天戈的独立旅放在眼里的同时,聂天戈也没把国民二军给放在眼中。

国民军入豫之前,只有一个师的人马。入豫之后,陡然扩大到三个师。看起来是人多势众,其实战斗力不强。

其一,国民二军装备落后,纪律松懈。国民二军成立前,长期活动于贫穷、落后的陕西境内,加之一直处于杂牌军地位,缺饷少粮,武器装备明显落后于其他军阀。

其二,国民二军源于陕西哥老会起义组建的民军,成分复杂。这种以游民成份组建的武装力量,固然对旧秩序冲击很大,但若“倚之为骨干,就必然军纪荡然”。

其三,国民二军进驻河南后虽有了势力范围,但却处于与各派军阀对峙的最前沿,战略地位极为不利。这有其历史根源,因为冯玉祥胡静怡的国民军与张作霖打成密约,一起反吴佩孚。可后来,张作霖却不顾密约,奉军悍然入关,抢占了大量的地盘,让国民军措手不及!而因为反吴佩孚,国民军被北洋各系军阀所孤立,政治上处于孤立地位。

况且,这个时候,就算胡静怡肯放过韩玉昆,韩玉昆还不肯放过胡静怡呢。韩胡之战,是一触即发。现在,只是缺乏个导火索罢了!

当然,胡静怡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依仗。这个时候,苏联的特工已经和胡静怡搭上了线,洽淡援助胡静怡武器和帮助其建立军事学校,派遣教官的事宜。

这个时候,苏联的特工也在尝试着接触冯玉祥,想让援助物资通过冯玉祥的地盘到达河南境内。

苏联特工之所以这么热心,主要原因还是苏联的所谓统一战线是由南方发展到北方的需要。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日本和奉系亲日势力大增,这让苏联很是忧虑。为了消除日本和亲日奉系势力的威胁,苏联政府选择增强国民二军的势力,从而削弱奉张的势力,进而解除日本这一险情,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

当然,具体的武器支援,都还在筹备当中。在韩胡之战中,胡静怡是拿不到苏联支援的武器的!

聂天戈也正是知道这个原因,才敢五千人马就想夺取河南地盘。否则的话,只怕会打退堂鼓!

因为想得到苏联的军火援助,因此,胡静怡也开始注重政治工作,特别是注重军民关系。

可是,胡静怡的部队实在太杂了,手下的军官也不能和胡静怡保持一致。

这不,就出大事情了!更严重的是,胡静怡还被蒙在鼓里!

这次的主角,就是驻扎在禹县县城的王响声和他手下的一个团官兵。

这也难怪,一个团的正规编制,可全团步枪加起来都不到一百支,实在有些气愤。

于是,王响声就瞄准了禹县的警团,企图强行收编警团,把枪械也全部据为己有!

警团有五百多人,两百多支步枪,外加三挺轻机枪。

不过,在王响声眼里,警团就是一批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不过,慎重起见,王响声还是决定给禹县的警团来个偷袭!偷袭的时间定在凌晨四点,正是人们睡的最熟的时候!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警团的第一层哨兵被摸掉,第二层哨兵终于发现了。可这几个哨兵不是鸣枪示警,而是大声喊叫着,狼窜而逃!

于是,整个警团被王响声团给包了饺子,除掉那几个哨兵,没有人能够逃出包围圈。

不过,警团里还是有一些人拿起了步枪,进行了零星抵抗。

也正是这些零星的枪声,惊醒了整个禹县县城正在熟睡中的人们。

大部分老百姓的第一反应就是翻身下床,把自家的门都用棍棒顶好,然后,家里的男人把菜刀斧头柴刀之类的利器放在床头!

这年代的人们,对兵匪之患是深有体会,也得出一些经验来了!

那些世家大院的主人,则吆喝着手下人赶快起床,拿起刀枪在院子里进行警戒!

一时之间,整个禹县县城鸡飞狗跳,人声喧哗!

整个天空阴沉沉的,灰蒙蒙的,压抑得人们透不过气来!

吴家大院也不例外,老大吴庆伟一听到枪声,一骨碌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穿好衣服,从抽屉里抽出一把盒子炮,往腰间一别,就往院子里走!

“响枪了,男人们都起床,抄家伙,出来护院!”吴庆伟的话喊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因为院子里红彤彤的,到处是火把!

一个长相英武,浓眉大眼的年轻人站在台阶上,正在吆喝着一群汉子列队!

这个年轻人吴庆伟认识,是吴家老三吴道士带来的那三百汉子中为首的,叫麻大阳。

而吴道士,就站在麻大阳的身旁,一声不响。

“吴参谋,侦查员已经派出去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麻大阳趁着手下列队的时机,低声对吴道士说道。

“大阳,你是营长,军事上的事情你负责,我只负责协调军民关系。”吴道士摆了摆手,“这是旅长在我们出发的时候,交代好的。”

“嗯。”麻大阳点了点头,就不再说什么了。

很快,三百大汉就列队完毕,显得非常整齐,而且鸦雀无声!

“报数……”麻大阳拖长了声音喊了一句。

“一,二,三……二百八十六!”一个接一个响亮的声音在黑夜里响起。

“弟兄们,我们来到了禹县,代表的是整个独立旅。”麻大阳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大声说道,“用古时候的话来说,我们五营就是先锋!”

顿了顿,麻大阳接着说道:“凌晨响枪,虽然枪声不多,但枪声来自禹县警团方向,非常值得警惕,估计有重大变故发生!我们是军人,就必须时刻准备着战斗!下面,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做好出击战斗准备!”

接着,麻大阳一声大喊:“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这一次声音很响亮整齐!

“好,五分钟以后以排为单位,集合。”麻大阳大声说道,“解散!”

队伍一哄而散。

“三弟,麻营长,你们准备做什么?”吴庆伟这才走了过了,急急问道。

吴道士没有说话,拿眼神看向了麻大阳。

“敌情不明。”麻大阳沉声说道,“要等侦察人员回来,我们才能确定具体的行动办法。”

吴庆伟一听,脸色马上阴沉了下来。

“大哥,我们的护院队守好家中就行。”吴道士叹了一口气,“等侦察人员回来,我们再商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