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御山河(656)

作者: 桥尘 阅读记录

许安归立在朝堂之上,依旧不言。

他在等东陵的文官集团,向他低头。文官集团为首的人自然是太子、三公以及各部的尚书。

他们不动,后面的人怎么敢动?

许安泽恨恨地望向许安归,乌族这一仗怎么就来的这么凑巧,这次乌族为何又如此强大?强大到要所有人都向许安归低头,才能让他松口带兵出征。

许安泽抬头看向坐在皇位之上的那个人,那个人定定地看着他,目光里满是殷切的期望。他希望他开口说话,让许安归带兵出征。

许安泽怎么愿意自己精心谋划的局以这种方式收尾?

他咬紧嘴唇,还在坚持。

东陵帝望着他,用目光告诉他,若是他不愿意让许安归重新领兵出征,那么这场战役,他只有派他这个太子代父出征了。而他一旦出征,岩州城失守,他也一定不可能再回到这个皇宫来了。孰轻孰重,太子自己掂量。

东陵帝不再看许安泽,转而看向朝堂下的人,道:“现在只有清王、宁王、兵部附议让安王出征,看来安王与临太傅收受举子贿赂这件事诸位还是觉得应该严查。既然如此,这场仗不如由……”

“臣!”许安泽侧出一步,咬牙切齿道,“附议!”

许安泽被逼出声,站在他身后的御史台自然也是无条件附和。御史台一众纷纷前身,异口同声道:“臣等附议!”

许安桐此时侧目看向解和,眼眸似有极寒之冬,解和不得不出列:“臣也附议……”

这就宛如是一个沙堆,只要一角坍塌,后面的也会随之一起落下。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等附议。”

片刻间,文官集团在许安泽的带领下,全部附议了这件事。

东陵帝这时才看向许安归:“既然朝臣都觉得这一仗应该由你去打,孤许你调兵之权。”

许安归颔首:“如此,臣是不是可以认为,御史台对臣与临太傅之前行为,是诬告?臣以为,对朝廷有异心者,是不能带兵出征的。”

东陵帝眼眸微眯,眼睛看向御史大夫江元良,他惹的祸,要他来收场。

江元良此时已经手脚发软,脑子嗡嗡作响,他现在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来推翻自己奏折。

“臣,有事启奏。”

就在这时,站在江元良身后的御史刘新,侧出一步,欠身奏事。

东陵帝看见刘新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心中一安,沉声道:“讲。”

刘新作揖,起身道:“微臣这几日查看贡院,发觉这次会试贡院看守并没有任何纰漏。反倒是公良大人上奏的那本‘张翰林在家自缢身亡’的事情,可以拿出来说一说。这次会试内容是在翰林院起草的,临太傅并没有参与出题。反倒是张翰林收受举子贿赂卖题的事情现在已经闹得许都街头人尽皆知。微臣以为,临太傅府上的那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应该是与张翰林有关系。微臣请奏,请陛下允许微臣把调查重点放在张府。”

刘新这一说辞适时地解决了朝堂上的尴尬。

张翰林已死,刘新怎么查都不可能让张翰林开口。可此时,需要一个说辞让许安归从临太傅贪墨一案中抽身,不然许安归绝不会领兵出征。

内斗在外敌面前,都可以暂时化干戈为玉帛。

刘新上前启奏,不仅解了御史大夫江元良的危机,解了东陵帝的尴尬,更是解了许安归与临太傅的罪名。

只要许安归没了罪名,把罪名按在死人身上,做证据结案不过就是顷刻间的事情。

刘新这话说的太讨巧,他最近两次在朝堂之上发言,每一句都正中要害,直戳江元良与东陵帝的心窝。让所有人都对他这个举人出身,进入御史台的人,高看了一眼。

“准了。”东陵帝仰头,“这事本就有蹊跷,既然有新的调查方向,御史台便去做罢。”

“微臣遵旨。”刘新欠身,站了回去。

东陵帝看向许安归:“既然这事多有误会,还望安王不要往心里去。尽早领命出征才是正事。”

许安归抬眸道:“臣为国家鞠躬尽瘁是本分,为国出征义不容辞。可臣出征之后,后府不得安宁,臣在战场之上,难免挂心。还请陛下特赦我安王妃,让她与我一起回府准备出征事宜。”

东陵帝早就让郭怀禀奉了密旨,请内里监的老嬷嬷们对季凉用了刑。

季凉什么都不说,看来这事多半也是嫁祸。

只是这事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难道要因为许安归一句话,就息事宁人?那太子那边要怎么交代?

东陵帝看向许安泽。

许安泽眼眸通红,死死地盯着东陵帝,他仿佛在说,这事放了许安归可以,但是安王妃,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上一篇:始乱终弃敌国太子后 下一篇:护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