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平淡的清穿小日子(8)

作者: 醉小仙 阅读记录

卓克泰说到这显得很激动,重重的放下手里的酒碗,也不知道是酒劲上来了还是血气上涌,眼眶子都有些微微的泛红。一口干了李达兴又给满上的烈酒,才继续说道:“虽说现在天下太平了,可谁又能担保这关外的异族能真心臣服呢!而且再不革新军队,给这帮八旗后裔找点营生,我看也不用那帮汉民搞什么反清复明了,光这安逸的日子和歌舞酒色,就已经能把个好好的爷们给腐蚀的毫无志气。你看没看见这满大街提着鸟笼子乱晃的闲散宗室和八旗子弟?不是招猫就是逗狗的,真是把老祖宗的脸都给丢尽了!”

“好了,说话嘴上也不站个把门的,知道的你是忧国忧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对上面的治理有意见呢。叫那有心的听见了,看不参你一本。”李达兴给卓克泰一筷子夹了小半盘的牛肉,那意思好像是想用吃堵上他的嘴一样,又说道:“你想整治军队?那不止得出新,德业那小子的体能锻炼也只能是个基础,还得有个万全的谋划才行。不然别说圣上不会准奏,就连皇子和那几位手握军权的大人们的怒火,也够你喝上一大壶的了。现在这京城里算得上是三分天下,你想插上一脚我看是不容易。”

“老子也没想给他人做嫁衣。”卓克泰扯着脖子瞪着眼喊了一嗓子,看出来是个血性十足的人,可接下来的几句话,也证明他不是那光有武力没有脑力的人。

“皇上正值壮年,其余人再能蹦达也是白搭。要说谋划啥的是没有,只是想先在我的麾下整治起来,如果真有成果的话,相信皇上是一定会看到的,到时候谁反对也没有用。怎么样,你支持兄弟不?”

看见卓克泰举杯,李达力也豪不含糊,端起来酒杯和他碰了个满响,说道:“兄弟我也自然是鼎立相助了!”

老哥俩相视一笑,誓要今天喝个痛快才罢休。

————————————我是回到曹家的分割线——————————————

因为李氏请了汉学先生,每天从辰时起一直到午时,顺庆都得在书房中接受文化教育。这可一下子把顺娴给解放出来了,终于不用再听顺庆念经了,加上新得的这两个小丫头颇有童趣,每天换着花样的陪自己玩。没良心的顺娴早就把一心想要多学知识,以后才能更好教导妹妹的伟大哥哥——顺庆给忘到脑后面去了。

这会顺娴正坐在暖炕上,看春儿和夏儿玩‘嘎啦哈’(嘎啦哈就是羊的膝骨)。

嘎啦哈八枚加一个鸽子蛋大小的铁球为一副,嘎啦哈分四面,分别是‘枝儿、花儿、背儿、闷儿(都读儿话音)’,在向天空抛出铁蛋儿的那一瞬间,要按要求把八个子分别都翻到同一面上,只要铁球不落地,便可继续。直到八子二四面都翻过,还要翻出十几种不同的组合,最后以一把抓的子儿最多,又能接住铁球的人为胜。

看俩小姑娘眼睛盯着铁球,手一摸就能翻到嘎啦哈需要摆出的一面,几秒钟时间就能翻动好几个子儿,简直就是太神奇了。

春儿和夏儿其实还没发挥出最大的水平,毕竟这就是哄小主子开心的小把戏,见到顺娴蠢蠢欲动的想来接子儿,吓的春儿紧忙把铁蛋子收了起来。这要是玩儿不好被砸一下可不是闹着玩的,见主子还是吵闹着要玩,赶忙拿出针线笸篓,用小碎布缝了个比鸽子蛋大点见方的小布口袋。又到厨房要了一小捏的稻米装了进去缝好,才递给顺娴让她当铁蛋子扔着玩儿。

顺娴看着布口袋和嘎啦哈,心想这跟后世的玩法一样了,刚才看她们扔铁蛋子还把自己紧张够呛,就怕不小心俩人在砸到头,做了半天心里建设才敢伸手去玩。没想到小丫头还挺有急智的,愣是把布口袋和嘎啦哈的组合提前了几百年!

可就算手握现代武器,顺娴掌握不好这嘎啦哈的动向,不是光忙叨着接口袋,就是光想着搬嘎啦哈把天上的口袋给忘了。虽然是玩的不亦乐乎,可也是没少挨布口袋的砸,这要是不把那铁蛋子换下来,估计这会顺娴早就是满头大包了。

约莫着快到饭口了,一直在旁边做着针线的田嬷嬷(全福家的,娘家姓田)站起身来,吩咐着两个丫头道:“好了别疯了,快给姐儿消消汗,换上昨儿奶奶吩咐绿萍送来的那件鹅黄色外罩,已经午时少爷该是下学了,姐儿得去上房用饭了。”

俩丫头听了吩咐,麻利儿的收拾得了暖炕,田嬷嬷缴了帕子给顺娴擦了手脸,又用小篦子拢了拢刚才疯玩散开的柔软细发。脱掉顺娴身上在屋里穿的围兜,接过春儿递过来的外罩衫给她穿上,见小主子笑眯眯的任自己摆布,田氏说道:“我们姐儿真是乖巧,整天也不哭闹,什么玩意儿看过都会,真是聪明!”

顺娴听罢大囧,田嬷嬷你这有讽刺我的嫌疑啊,我都二十好几的人了,玩嘎啦哈也没比过春儿和夏儿两个七八岁的丫头啊(谁知道你是嫩皮老瓤啊,照一岁多的你确实厉害许多嘛!顺娴大怒,什么一岁的,有能耐你给我整四岁的!!小仙撇嘴,我看你也就能在这水平线上晃悠了)!!

一直到了上房,顺娴还是稍有尴尬,一见到李氏便腻在她怀里不出来,听见田嬷嬷又跟额娘夸奖了自己一遍,更觉得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李氏听后也想好好夸赞一番,可奈何女儿怎样都不起身,小脑袋拼命的往她怀里钻,李氏顿觉好笑的说道:“小小年纪你还知道羞臊了,脸皮子倒是挺薄。”

一边儿的田氏接口说道:“要不怎么说咱们姐儿聪慧呢,旁家的小孩子这般年岁,除了吃喝睡哪懂其它。”

“好了,这话也就在咱们屋里说说,可不许到外面胡沁,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是有心为自家女儿扬名呢。”李氏抱正怀里的顺娴,睨了眼田氏。

“奶奶放心,奴婢知道分寸。不过这姑娘见天的长大,到时候好东西可就藏不住了,您就等着以后提亲的人踏破咱们府的大门槛吧!”

这当娘的就爱听人家夸奖自己的孩子,虽然知道这一岁多的小孩子根本看不出什么好坏,可李氏还是忍不住的扬起了嘴角。

生病了

说话间顺庆也下了学,见儿子进了屋子,李氏赶忙放下女儿走上前去,问道:“庆哥儿饿没饿?今儿个先生讲的课可有听懂?身上可乏了?赶紧炕上歇着去,咱们在炕桌上用饭。”

顺娴坐在暖炕上,小脚搭在炕沿下一晃一晃的听着李氏这一连串的问号,心里有些好笑。看来一物降一物这句话说的真没错,看顺庆那一脸无奈的样子,也是很怕被念叨的,这回你该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吧!

“额娘,我是去听课又不是去做工,只是坐那么两三个时辰而已。先生讲的儿子也都能听明白,真的一点都不累,您还是让她们赶紧摆饭吧,到是真的饿了!”

顺庆自从启蒙之后,说话做事上明显的稳重了不少,这会儿竟然还会避重就轻的引开大人的话题了。看来这万景轩先生确实不是浪得虚名,顽皮小子在他手里短短的时日就脱胎换骨,这可是不光要有真学问就可以的。怪不得听李氏说这坐馆的费用要比旁人高出一倍之多,这还是看着李达力曾对其有过滴水之恩的面子上,不然人家是从不出门坐馆的。

见儿子喊饿,李氏赶忙吩咐摆饭,帮顺庆被了几样他平时爱吃的菜之后,才拿起小碗夹了块鱼肉挑起鱼刺来。虽然第一遍就挑拣的很仔细,可李氏还是又反复的翻了几遍鱼肉,直到确定一根毛刺也无,才又细细的撕了些排骨上的瘦肉。把之前用热水泡过的米饭捞出来拌到里面,这才吩咐田氏抱过女儿自己亲自喂食。

其实在旁人家里这些一般都是奶妈子或者丫头们的事情,可李氏认为小孩子年纪小,分不清是非黑白,总是认为谁给饭吃就跟谁亲。自己平常本就忙着家里外面的事,夫君和儿子更是不能疏于看顾,只有这女儿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最少。如果再不多亲近亲近,只怕将来孩子懂事时,跟个丫头嬷嬷都要比娘贴心了。李氏可不希望看到大户人家那种只认奶娘不认亲娘的一幕,所以每每得到空闲的时候,总是会和儿女多待一待,当然顺娴更是享受这种亲密时光。

上一篇:大唐正衰公 下一篇:末世重生之双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