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卫氏风云(87)

作者: 庄不周 阅读记录

天子笑着没说话,仔细打量着站在他面前的一对新人,特别盯着公孙三娘的俏脸看了好一会,直看得公孙三娘不好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这才好象做了一件开心的事一样大笑起来,他转过身拍着满面笑容的长公主的手笑着说:“阿姊,佳儿佳妇,阿姊好福气呢,朕好生羡慕啊。”

长公主连忙回答:“陛下,风儿是陛下的外甥,三娘也就是陛下的外甥媳妇,如果说是臣妾的福气,自然也是陛下的福气。”

“呵呵呵……”天子乐了,挤着眼睛和长公主说:“那照你这么说,今天拜堂,朕岂不是也要当一把翁姑?”

“那是自然,今天本当以陛下皇后为尊。”长公主说着,将天子让到正席上坐下,又请皇后坐在天子的东边,自已坐在西边,这才招呼卫风夫妻上前拜见。卫风和公孙三娘见了,心下大喜,连忙上前跪倒,三叩九拜。他们也不知道该按什么礼节了,反正普通臣子结婚拜天子皇后的,估计也就是他们这一例,就按着最隆重的礼节拜吧。等他们行完了礼,又敬上酒,天子接过卫风递上的酒杯,满意的一饮而尽,回头看了一眼皇后,对长公主说:“阿姊,朕和皇后既然受了他们的大礼,自然也要给他们一份大礼,些许心意,准备不足,还请阿姊不要嫌菲薄。”

长公主笑得合不拢嘴:“陛下,臣妾岂敢,陛下移驾至此,臣妾已经觉得无上荣光了,又焉敢嫌弃陛下的礼薄?”

“哈哈哈……”天子摆摆手,一直候在旁边的淖五立刻上前一步,高声唱道:“皇帝陛下、皇后殿下赏卫风夫妇黄金一千斤――”

“皇帝陛下、皇后殿下赏卫风夫妇蜀锦五百匹――”

“皇帝陛下、皇后殿下赏卫风夫妇尚方食具一套――”

……

――――――――――――――――

书友毁灭提出了本书中几个不符合秦汉时的硬伤,十分感谢。秦汉时的风俗人情,与现在差别较大,疏漏之处,请各位书友不吝提醒。老庄就此谢过。

正文 第080章 洞房花烛夜

天子喝了两杯酒,走了,留下了一大堆的礼物,一千斤的黄金装在几个大箱子里,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诱人的金光,灿烂如霞的蜀锦一闪一闪,恍如天上的星星,闪得所有人的眼睛都有些花了。卫伉兄弟傻乎乎的站在堂中,不时的相互看一眼,他们到现在也不敢相信,刚才天子曾经到过他们面前。

皇后没有走,天子让她留下来陪陪长公主。她轻声的告诉恍忽如梦的长公主等人,她本来是没打算来的――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没想到傍晚时分,天子忽然到了未央宫,把她召了过去,她都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拉到了卫府,好在她要见天子,已经穿好了盛装,要不然今天就出丑了。

长公主慈祥的笑着,连连点头。正说着话之间,前面又来报,天子的车驾刚刚留开,又来了一大帮贺喜的官员,象洪水一样涌了过来。长公主和皇后对了对眼神,摇摇头笑了,这帮人的耳目还真够灵的,天子恐怕一出宫,就有人得到消息了,要不然不能这么快就从丞相府赶过来。

来了就来了吧,反正卫府也准备了不少酒食,长公主如是想。

可是事情大大出乎了长公主的意料,来的客人多得卫府都装不下,连院子里都坐满了人,最后来的好多客人只好放下礼物就走了。琳琅满目的礼物来不及收拾,都堆在走廊上,晃得人眼发花。

卫伉兄弟三人兴奋不已,在挤得满满的宾客中间来回穿梭,大声的说笑着,打着招呼,喝着酒,很快就喝高了。卫风见了,连忙上前将卫伉换了下去。

曲终人散,宾客们都散去了,只剩下吃得干干净净的杯盘。卫府根本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人,准备的酒食远远不够,虽然临时派人到已经闭市的西域酒坊拉来了大量的酒食救场,还是显得单薄了些,客人们将能吃的全都喝了,还只是吃了一个半饱,回家还得用点夜宵。

晕乎乎的卫伉站在杯盘狼籍的席中,小脸通红,一小半是喝酒喝的,一大半是兴奋的。卫不疑从前面送客回来,见卫伉顾盼自雄,笑了一声:“兄长,你都喝成这样了,还不早点歇着?”

“二弟,你来。”卫伉拉着卫不疑,指着走廊上堆积如山的礼物:“记住,这些,都是冲着天子的面子来的,都是风弟挣回来的。”

“我知道。”卫不疑点点头,今天他算是见识了受到天子宠幸的风光,黄金就是一千斤,比整个卫府加起来都值钱。他虽然象卫伉一样兴奋不已,心里却有一些失落,他们同母所生的三兄弟,努力了这么多年,却不如卫风两三个月之间的成绩。当真是因为他是长公主所生,有一部分皇家血脉吗?

“二弟……”卫伉见卫不疑的脸色有些不太好,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便推了推出神的卫不疑,不快的说道:“你怎么了?没听我说话?”

“哦,没什么。”卫不疑尴尬的摇了摇头,将卫伉向他的屋子里推去:“兄长,你喝多了,早点休息吧,这里我来收拾就是了,保证不会错的。”

卫伉意犹未尽,他一边被卫不疑推着走,一边晃着手指说:“你记住,阿翁临走前说过的,风弟……就是我卫家的希望。”

“知道了,知道了。”卫不疑连声应着,将卫伉推到他的小院门口,高声叫道:“大嫂,兄长有些醉了,你出来迎他一下。”

马氏正在屋里哄孩子睡觉,闻声连忙赶了出来,一见卫伉走路都东倒西歪的,却还要和卫不疑说话,埋怨着将他扶了进去。卫不疑看着卫伉摇摇晃晃的背景,叹息了一声,转身回去收拾。他不是长子,却能体会作为长子的卫伉心里的压力,也许正因为卫家的不兴旺,没有什么可争的,他们这一母同胞的三兄弟处得极是和睦,他和卫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卫伉当作父亲来对待的。作为卫家的长子,卫伉身上的担子远远比他和卫登要重得多。

夜,深了,卫府也和整个长安城一起,安静下来。

装饰一新的卫风房里,红烛高照,新人的陪嫁侍女小鱼儿睡在外间的书房里,已经睡着了,她担负的神圣听墙角任务实在抵不过浓浓的倦意,头一沾枕头没多大一会儿,就睡着了。

卫风起身吹灭了红烛,新房内陷入了黑暗,他摸到榻边,摸到了薄薄的锦被,感受到了被下公孙三娘发抖的娇躯,顿时兴奋起来,飞快的上了榻,手忙脚乱的将公孙三娘搂进怀里,将头埋进她的胸前,深深的嗅了一口,一股处子的幽香让他如痴如醉,神魂颠倒。

“真香。”卫风耸着鼻子。

公孙三娘被他唇边的胡须挠得痒痒,却又舍不得离开他的怀抱,她羞怯的抱住卫风的腰:“听说你前两天病了,身体可好了么?”

卫风热情似火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松懈了下来,他的内伤虽然经过几天的调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指尖处的麻酥还没有清除干净,身体内的先天之气大部分都已经开始汇入经脉,但运转却还生涩得很,远没有达到刘菁所说的气随意转的地步,离圆融无碍更差得太远。刘菁说了,百日之内他最好不要行房,这把他给郁闷得不行。洞房花烛夜不能行房,这可比那个江安衰多了,难道这就是报应?

抚着公孙三娘火热的娇躯,他幽怨的叹了口气:“三娘,真对不住你,今天怕不是成了,医者说,百日之内,不宜行房。”

公孙三娘也有些失望,不过她从卫风无奈的话语里听出了他的愧疚,知道他比自已还失望,当下劝道:“夫君,何必如此,来日方长嘛,养好你的身体才是第一重要的。”她伸过头来,在卫风额头亲了一下,随即挣脱了卫风的怀抱,卫风失落无比,却没有说话,仰面躺倒,看着黑洞洞的屋顶,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