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堂前燕归来(16)

“那算了,还是找个门当户对的为好。”她不想再问了。

“你啊,还是个小孩子,不要乱操心。”李彬都觉得这不是她认识的那个妹妹了。二丫原本傻呼呼的样子,还在眼前,现在看看却是满腹心思了。

“我就你一个哥哥啊!”李萍对哥哥笑了。

“没事的。”李彬再捏了一下妹妹的小脸,表示自己真的没事。

不过李萍却觉得心更加沉重,自己上一世就是这样。一辈子,虽说衣食无忧,但真的都像是随波逐流,永远都在这种无能为力的心态之中。可能是上一世太憋屈了,到了这世,明明出身不如上世,却连一点气似乎都不能忍了。现在听到哥哥的事,自己竟然毫无办法时,那种憋屈竟然已经不能自已了。

第二天一早,李秀才让李萍看着那些小屁孩。他和李娘子决定去拜访那位东家。李萍想了想,却摇了头,头天晚上,她一夜未眠,现在小脸还是青青的。

“娘,算了,我回去跟掌柜的说下,您这会急急的去找,只怕也不太好。”李彬还没离开,忙也阻止父母。

“我们李家做事都是堂堂正正的,不管成与不成,我们都要说得清清白白。”李秀才缓缓的说道。

“爹,这么跑过去,人家回头就得说,人家一点结亲的意思也没有,是哥哥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咱们家才是里外不是人。”李萍摇摇头。

李秀才也一怔,他真是老实人,哪里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忙看向了妻子。李娘子也呆了。她也没想到。她一辈子最多跟周边的农妇们打交道,她哪里懂这些伎俩。

包括那谁李彬,都没想到这个,一下子也一惊。他听到妹妹这么一说,目光一闪,就是啊,跟自已说这事的就是朝奉,这事是偷偷说的,谁也没听过。真的这么大锣大鼓的去找东家,人家觉得丢了面子,那人才是真的得罪死了。

不过想想,这里头可操作的也不少,朝奉看着很赏识自已,可是真的跟他说的,这家铺子将来成了小姐的嫁妆,那么自已就是东家了,只怕这会儿,师徒也是没有情面的。

“爹娘,这事儿看来是儿子孟浪了。妹妹说得对,还是以静制动为好。”

李萍点头,果然这家,也就大哥可以救一下了。之前自已那本尊,虽说不知道以前她怎么样,不过,看看家里之前,那么不重视她的话就知道,二丫在家里的地位了。

现在果然,大哥想清楚了,于是松了一口气。低下头,安静的收碗,去厨下洗碗了。

等出来时,大哥已经离开了。父亲到前头看学生,而母亲正在收拾屋子,现在织布的事交给了李萍,她就不动手了。因为每人手速不同,织出布的密度也是不同的。中间有人换手,这一匹布基本上就是毁了。

李娘子现在喂了两只猪,以填补白天的空闲。所以刚刚她去收了后院的一些老菜梆子,准备做猪食了。

“娘,我们过会去镇上逛逛吧!”李萍擦了手跟母亲说道。

“又贪玩,你布织好了?”李娘子可不是那肯休假的主。

“我不是已经会了吗?所以想去看看贵的布是什么样。”她看着母亲。

“你别听你哥哥的,他之前也跟我说过,说织什么夏布,我听他的去打听了一下。男人们以为会织布,就啥布都能织。你知道夏布的纱是特制的吗?那纱都不便宜,哪像我们,自已买点绵回来,就能纺纱。现在你能织布了,我纺纱,进度比之前快得多,里外赚得更多。”织布李娘子是专业的,立刻叭叭的说了一堆话来。

李萍那是自己有开过铺子的主,虽说没开过布店,但是她也不是那偏听偏信的主。听母亲说了,虽说也觉得母亲说得极有道理,但还是想要去自己去看看。她来了这儿这么久,说起来,她都不知道今夕是何夕了。

她总得知道,现在外头的情况,跟自己那会有什么不同。她会的东西,有哪些能拿出来赚钱。所以她还是坚持去镇上看看。再说织布这条路,她真的觉得太死板,太浪费时间。哪怕是让大哥出来开个铺子,也比在家织布强些。

李娘子对李萍也没之前那么漠视,看女儿这么坚持也就算了。利落的猪喂了,换了身衣服,拉着女儿一块进城了。也不浪费驴,就那么一块走着进城了。这个李萍其实还是有点意见的,她上辈子也没真的走过路,就算初一十五去庙里进香,也是会让轿子送到山门口,再自已走上去。

这么走半个时辰,两辈子也是这么第一次。但她也算了,老娘那性子,只怕说了也白说。不过没驾车也有没驾车的好,她们能慢慢的一块逛逛。

镇子别看小,其实挺热闹的。这里是去京城和南京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不是店家每家店都热热闹闹的。原本南北的客商就多,中间还有明显是考生的人,小镇怎么可能不热闹。

“每天都这样吗?”她之前已经发现了,这是她未知的时代,但好在书什么的都差不多,让她还不至于觉得没有安全感。感觉竟然考生比客商还多,觉得有点怪。

第18章 偶遇

“差不多,南北两大贡院,除了北边的考生,东、南、西边的考生,大部分都得从咱们这儿过。三年一考,住得远的,慢慢的走的话,当是游历,于是一年四季都有往那边赶的考生。”李娘子倒是门清,当年李秀才也是如此这般,想到自已当年受的苦,不禁轻叹一声,“真是可怜他们的父母妻儿!”

李萍倒不好说什么了,她还真不能说母亲说错了,这些日子看父亲看书,写笔记,不得不说,他是有才华的。但是,他还真的不太适合做官。他的性子其实太单纯了,这样的,以当年翰林相公说的,这样的只能做清雅的隐士,教书先生。所以,母亲不让他去考了,也是没让他再错下去。但说谁都不该考学这个,她也不敢苟同。

翰林相公说了,虽说寒门士子出头的机会不多,但是不代表他们完全没有。毕竟这是所有寒门士子惟一的晋身之阶。每三年考上的寒门子弟也不在少数。只不过考上了,能不能真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就是看各人造化。父亲没有,不代表其它人没有。

他们一家店一家店的逛着,若不是她一脸严肃的样子,李娘子只怕都要觉得她这回真的是来贪顽了。

他们一家家的逛,但分主次,比如文具店,书店什么的她就只是匆匆的逛过,但是布店、旧衣店、成衣店、饰物店。她就会停下,让母亲一一的问价钱,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因为李秀才要吃饭,不然还有得逛了。回去的路上,李萍还是一脸的若有所思,布店各种布,她都一一的看过了。正如母亲说的,夏布不是人人都能织的。那个纱非常细,配合一定比例的麻丝。这工艺不难,却极为繁琐,有那个工夫,还不如织粗布,纱可以自已纺,布能自已织,家里若有两个人,利索的话,利润其实是差不多的。

上一篇:洒金笺 下一篇:旺夫小农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