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红楼(598)

作者: 九悟 阅读记录

在影响力上,左都御史殷鹏在自己的地盘上,还是压得住场子的。

左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三人都是同意道:“自是依大中丞。”

天子令都察院彻查乙卯科科举舞弊案,正常的流程当然是都察院行文,派人去把方望和贾环两个抓到都察院里关起来审。而现在殷大中丞的意思:发一个帖子,请方望和贾环明天自己到都察院“报道”。

被抓,和被请去问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待遇。这是相当给面子的做法。

贾环在家里接到都御史的驾贴时,已经是晚上时分。他正呆在贾政的书房中。

贾政的清客们此时自然都被打发走。只留了一个心腹幕僚白师爷在。

精雅、通透的书房中,看着叠着书籍的书桌上都察院左都御史殷鹏的驾贴,贾政头皮有点发麻。

都察院,客气是客气,但他今天在通政司中可是知道端底的。天子下旨,要求严查舞弊一事。这件事,中外瞩目。

贾环坐在椅子上,神情平静的喝着茶,沉默不语。

白师爷看看沉稳的贾环,再看看焦躁,一脸灰色的贾政,心里叹口气。很显然,该动用贾贵妃这张底牌了。但他新来乍到,不好提这个建议。但他相信以贾环的脑子,不可能想不到。

贾政想了一会,道:“你今晚不暗中去见方望溪?”如果他这个庶子没有舞弊,那这样的风波,很明显是冲着方望去的。只要方望不倒,贾环就没事。

贾环摇摇头,“不去。以免授人口实。”暗中这种话就不要提了。贾府、方府只怕早就给锦衣卫盯着的。

文坛盟主,如果遭遇到天子的谕令,估计没有几个人会出头帮方先生说话的吧!

贾环回答的太干脆,贾政气结的手指着贾环道:“你…”又郁闷的叹口气,挥挥手,道:“你先回去吧。我一会去见你舅舅。”

贾政有点吃不准贾环什么情况。看他那么平静,说胸有成竹吧,也有可能。但他又不给自己说“没事了”这样的准话。

再一想,说不定是装的。这大的事,他一个小举人,能有什么手段?他的老师,就剩方望在京城。而且现在看起来自身难保。

不管怎么说,贾政还是想保住贾环这个会元。毕竟是贾府未来的希望啊!而且是看得见,马上就可以兑现一部分潜力的那种。

贾环点点头,离开回到望月居。

白师爷离开前劝贾政,道:“东翁不必焦虑。世兄才智高绝,必定有破局之法。”

贾政长长的叹口气,“唉…,但愿吧。”送走心腹幕僚白师爷后,坐马车出门,前往王子腾府上。

暮春之际,晚风徐徐。庭院里的池塘边虫鸣幽幽,如奏曲调。

王子腾带着妹夫贾政趁着皎洁的月色,在园林的甬道上散步。小厮们远远的跟着,并不打扰到两人谈话。

“内兄,此事…。我已经问过那个孽子,他并没有和方望溪串通舞弊。这件事情上,他完全是受到了方望溪的牵连。礼部彭侍郎之心,路人皆知。”

“存周,科举舞弊案,三两天就猛然的爆发出来,现在局势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境地了。我一个军机章京,九省统制,亦是没有能力挽回的。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啊!”

王子腾望着天上的明月,感慨的说道。现在站在到台面上的仅仅是礼部左侍郎彭仕鄂。但,他的直觉,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彭侍郎一个人搞不出这么大的场面。

王子腾和贾政的想法是不同的。

贾政想要保贾环。而对王子腾而言,这只是一个面子问题而已――满朝官员都知道贾环是他的外甥。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动物,面子,在利益面前的衡量,并不值钱。

现在这个局面,他死保贾环,要消耗太多利益。不值得。

约半个时辰后,贾政失落的、唉声叹气的离开王府。

第四百四十一章 准卿所奏

三月二十一日,京城中,明月高悬。然而,一样的夜色,却有不一样的心情。

贾政往王子腾府上求援无果,无奈的返回贾府。消息在深沉的夜色中逐渐的传开。贾环卷入科举舞弊案,这么大的事情,宁、荣两府内的主子、姑娘们,不可能这么早就休息。

焦虑、担忧的情绪在两府中弥漫。贾家的权势,根基在元妃、王子腾,不在贾环。但贾环却是贾家下一代的领军人物,旗手。并且,以贾环此时在贾家的地位,他若是失去前途,会影响到府中一大批人的利益。

更有关心他的人们:宝钗在夜灯下的沉思,黛玉在床榻上辗转难眠,探春在月色下的徘徊,秦可卿在宁国府正房的卧室里低头不语,忧伤与担心在心中混合…。然而,情绪是无法影响当前局势的。在忐忑不安的长夜中,时间缓缓的流逝。这种情绪,也随之在缓慢的放大,变得浓郁。

一街之隔的汝阳侯府中,没有彻夜酒宴、戏班的喧闹,没有宾客如云的场面,没有豪商上门的阿谀奉承,但汝阳侯的奴仆、小厮、丫鬟、仆妇们都觉察到主子赵豫高兴的心情,就差说出来而已。连一贯喜欢在夜里外出逛青楼、饮酒作乐的赵星辰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时而有笑声传来。

天子的谕令已经下达,明令由都察院彻查。明日就是审查的开始。贾府未来之星的殿试(二十三日),必定是黄了。他的未来可以预见。

汝阳侯府里的憋着的,只展露了一点点的愉快,是在大胜之前内敛的低调。仿佛,蹲在黑夜里狩猎的猛兽,在眯起眼睛,对着濒死的猎物,露出森寒、快意的微笑。

在京城更为遥远一点的地方,住满宰辅大臣的小时雍坊中,谢府中,门前的灯笼在深夜里的风中飘荡。门房里的两个门子打着哈欠。府内,谢旋的书房中,他正在深夜里读书。身影倒影在窗纸上。

读书是假的,独自在书房里思索朝政的局势走向才是真的。一个礼部尚书的位置,足以引起大学士这个级别的人物的兴趣了。更深入的想一步,科举舞弊案,有没有涉及到刘临川呢?或者更多的人呢?他作为领班军机大臣,要怎么做?

朝廷的首揆,看待问题又是另外的一个角度。

小时雍坊至所以深受宰辅大臣们的喜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距离皇宫非常近。出入方便。深夜之时,太子东宫中。

某处灯火通明的宫殿中,寂静无人,只剩身穿明黄色华贵便服的太子坐在书案后面。一名老太监在一旁小声汇报着什么。随后,宫殿里传来一阵大笑声,“哈哈,哈哈!”笑声中透着酣畅淋漓、肆意张扬的情绪。

某人毁了他的钱袋子,他便要砸了某人的前程。这很公平,不是吗?

夜色渐渐的又浓转薄,天渐渐的亮了。殿试前的最后一天,三月二十二日到来。而京城中的各种情绪则是长到了极致。担心的,焦虑的,或者快意的,痛快的。官员、士绅、大儒、名士、中式举人、监生、落第士子、府学秀才等等,目光都汇聚到都察院中。

上一篇:奉旨和亲 下一篇:天官